《孫子兵法》,也稱《孫子》《吳孫子兵法》《孫武兵法》,春秋末孫武著。共十三篇,分為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等。中國古代著名兵書、謀略之書,被后世譽為百代談兵之祖,揭示了戰爭的一般規律以及具有普遍意義的作戰和治軍原則,在世界軍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本書以 《十一家注孫子校理》中的《孫子兵法》原文為底本,在此基礎上,進行注釋、翻譯、評析。在翻譯《孫子兵法》文本過程中,作者試圖表明對《孫子兵法》一些關鍵字、關鍵詞、關鍵句的不同理解,以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精髓。在注釋時,注意引證共和國開國元勛的實戰經驗。在評點《孫子兵法》核心思想時,有意識地結合古今戰史詳細解讀,盡可能達到經史互參的效果。
1.作者專業,長期從事《孫子兵法》研究
2.注釋可讀性強,引證共和國開國元勛的實戰經驗
3.評點經史互參,結合古今戰史詳細解讀
閻盛國,現為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教授,復旦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師從著名史學家周振鶴先生),河北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后。長期從事《孫子兵法》和秦漢史研究。出版《秦漢招降戰略戰術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孫子兵法>經世致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版)、《出土簡牘與社會治理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等學術專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