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和碳中和成為當今學界和政界關注的焦點,中國提出力爭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并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中國亟待加速低碳綠色發展的背景下,《開放、數字化環境下中國綠色發展研究及其創新路徑、機制探析》圍繞開放、數字化環境下中國綠色發展研究及其創新路徑、機制探析的主題進行,包括三部分:①開放環境下中國綠色發展及綠色一帶一路共建。首先對碳約束下的八大經濟區綠色發展進行評估、探析碳減排路徑;然后基于一帶一路共贏視角,研究中國進口、直接投資與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關系。②數字化時代中國綠色發展創新驅動的路徑、機制分析。從工業、城市、企業三個層面進行研究。一是工業層面:自主創新與中國工業綠色技術進步。二是城市層面:智慧城市與土地綠色利用效率。三是企業層面:數字經濟時代的組織創新平臺 團組。③擴展研究。
1 導言
1.1 研究架構
1.2 內容要義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創新點
部分 開放環境下中國綠色發展及綠色一帶一路共建
2 中國八大經濟區綠色發展評估及碳減排路徑探析
2.1 引言
2.2 文獻綜述
2.3 四階段的劃分
2.4 方法、模型與變量
2.5 測算結果及評價
2.6 中國區域綠色發展的影響因素
2.7 結論及政策含義
3 中國綠色發展的外溢效應:綠色一帶一路共建
3.1 引言
3.2 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的效率溢出機制與路徑
3.3 研究假設
3.4 模型構建和數據說明
3.5 實證分析
3.6 研究結論與啟示
第二部分 數字化時代中國綠色發展創新驅動的路徑、機制分析
4 工業層面:自主創新與中國工業綠色技術進步
4.1 引言
4.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4.3 工業綠色技術進步的測算
4.4 模型和變量
4.5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4.6 結論
5 城市層面:智慧城市與土地綠色利用效率
5.1 引言
5.2 文獻綜述及理論機制
5.3 模型設定
……
第三部分 擴展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