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南懷瑾先生在2004-2006年間在上海的講演記錄整理而成。話題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經濟、歷史、哲學、教育等方方面面,比如,在工商業發展的社會,人為什么而賺錢,有了錢該怎么用;職業與事業有何區別;政治應該秉持什么原則;學問應該如何做;中國文化的中心是什么等。
適讀人群 :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對著作感興趣、對各種社會問題感興趣的讀者
先生借古今中外的政治、經濟、歷史、哲學、教育等問題,反思當代中國教育,值得我們深思。
先生(1918—2012)是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出身于溫州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自青年時代立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志向后,先生講學六十余年不輟。他以“經史合參”的方法,講授儒、釋、道等傳統文化典籍,講解不受教派、門戶的限制,打通各家學說,縱橫古今中外,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又每每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軌,讓人受益匪淺,深受海內外各界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出版說明
章 讀書和工商文化
第二章 大會計?
第三章 人文問題
第四章 中國傳統文化與經濟管理
第五章 中國傳統文化與大眾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