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青青成人a在线/在线视频成人/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深夜草莓视频app

關于我們
新書資訊
新書推薦

收藏圈:一個文物工作者的防騙手記

收藏圈:一個文物工作者的防騙手記

定     價:¥49

中 教 價:¥49.00  (10.00折)

庫 存 數: 0

  • 作者:林必忠
  • 出版時間:2022/11/1
  • ISBN:9787514238303
  • 出 版 社:文化發展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G262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 商品庫位:
9
7
2
8
3
7
8
5
3
1
0
4
3
購買數量:

本書主要從古玩物件和行業亂象出發,講述古玩收藏圈最為典型的幾大亂象,講述這些物件背后的詐騙故事以及造假手段,通過一個個生動故事,對亂象和騙局進多個角度的思考,分析如何建立一個透明、公正、真實、理想的古玩收藏圈。

該書收錄的是作者幾十年來游走于收藏圈遇見的、聽見的、看見的各種駭人聽聞的詐騙故事。它將帶你走進一個不為人知的收藏江湖,這里有刀光劍影,也有俠骨柔情。讓你在驚心動魄的故事中感受爾虞我詐,在防不勝防的套路中感悟人情冷暖,在造假制假的技藝中體會收藏不易。本書還分享了作者幾十年來總結的防騙技巧和鑒別方法,為大眾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反詐騙課,干貨知識、技巧方法一個不落。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個江湖。

自序:真實的自我與飽滿的靈魂

從 1980 年入讀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算起,我進入文物與考古行業迄今已 40 余年。

這些年來,由于多方面原因,有的朋友對我所從事的工作有一定程度的誤解,認為我既然是搞文物工作的,那就對收藏品尤其是古玩類收藏品都十分精通。

對于社會公眾而言,考古與文物好似密不可分。在他們看來,考古工作者挖出來的東西都是文物,而文物與古玩又關系緊密,于是,他們自然而然地把我的工作與古玩收藏聯系起來。

其實,古玩和文物是兩個概念:古玩不一定是文物,比如古生物收藏品;文物不完全是古玩,比如古遺址。

古玩是中國傳統的一種稱呼,指供賞玩的古代器物;文物則是人類文化遺物、遺跡的簡稱,凡是通過人類加工的或與人類文化有關的東西都可以稱為文物,狹義的文物指古代文物。古玩和文物這兩個概念有一定關聯但又相互區別,它們的含義和范圍也不盡相同,而收藏鑒寶和文物考古更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收藏與古玩密切相關。我曾于 1995 年創立重慶收藏協會,主持協會常務工作,協助市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對流散文物進行管理,對民間收藏有很深入、全面的了解。在此過程中也見識到收藏行業五花八門的騙局,令即便像我這樣的業內人士也防不勝防。

收藏的高價值注定了這個圈子贗品與騙局的盛行。在我看來,愛好古玩收藏的人主要有兩類:第一類,純粹憑借興趣愛好,修身養性、鑒賞把玩;第二類,以收藏買賣為職業,長期在這個行業謀生,靠此賺錢。

收藏品不分善惡,分善惡的是人心。如果做收藏品的奴隸,必將利欲熏心,患得患失;如果做收藏品的主人,則可超越得失,修煉心境。欲望是無底深淵,只要掉進去一點點,在利益的驅使下,就會越陷越深。這些年,我見慣了這個行業太多的爾虞我詐,也見證了人性在貪婪下的扭曲,所以我把收藏行業戲稱為半個詐騙行業。從一無所有到腰纏萬貫,從富可敵國到傾家蕩產,都只發生在轉瞬之間。每每看到這些,我都感慨萬分,心緒難平。

單純的人受騙,往往是輕信了別人的善良;復雜的人受騙,往往是高估了自己的精明。

收藏行業有它的潛規則:愿賭服輸。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生活富裕但又不懂收藏的人加入收藏隊伍,加之現代制作工藝技術越發精湛,形形色色的收藏騙局層出不窮,導致法律在界定收藏詐騙案件的時候,都非常棘手。

眼見不一定為實,是這個行業的基本規律。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興起,有關收藏的視頻也充斥整個互聯網。有干貨,有故事,但最讓我感興趣的反而是那些充滿諷刺意味的短視頻。

這些視頻大部分是這樣:藏家拿出一把纏著塑料膠帶的剪刀,一粒玻璃珠,甚至一個鹵雞蛋,由于特殊的拍攝角度或影視表象,被某鑒定磚家給出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天價。當鏡頭拉遠,露出藏品真面目的時候,鑒寶磚家直呼看走了眼不能開這樣的玩笑喲……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這些視頻雖然充滿了戲劇性,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如今收藏行業的

不正之風。我常常會因為這些而心有積悶,堵得慌。

這些年,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我一直堅持搜集、記錄、整理和研究收藏行業的各種騙局。日積月累,這些資料逐漸塞滿了我的書柜,多達上萬則。

身邊有從事出版工作的朋友,得知我這方面的經歷和積累后,勸我將這些故事和騙局、經驗和教訓寫出來公開出版,給世人以警醒。

我深知這樣的做法可謂破了行規,肯定會得罪不少人,但我自認一生行事光明磊落,行俠仗義,加上近些年國家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的完善,國家和地方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在文物收藏方面的引領,給我吃了定心丸。

我在出版界和收藏行業朋友的鼓勵與支持下,經幾多不眠之夜,筆耕不輟,終成本書。

寫作本書的初衷有三:其一,揭露收藏江湖鮮為人知的騙局,給世人提供防騙知識;其二,與大家分享鑒別收藏品真偽的基本方法,明白一些鑒別的要點;其三,向公眾普及歷史文化常識,從科學的角度,解讀文物與考古,了解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本書取名為《收藏圈》,這個圈字,既指行業圈層,更包含有圈套、陷阱、詐騙之意。

文物與古玩收藏,收藏的是時光的魅力,考驗的是世道人心。行得端、走得正,它帶給你的便是愉悅和享受;利欲熏心、爾虞我詐,它帶給你的最終會是痛苦和悔恨。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以我第一人稱的視角展開,講述的并非全部是我的親身經歷,有我看到的,也有我聽到的,但是我相信這些故事都真實地存在于收藏圈這個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糾葛和恩怨情仇。

回首往事,我曾經有幸以執著堅定的文物保護者,斗智斗勇的考古界戰士為名進入 2007 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評選活動候選人序列。榮譽的背后,是我孤身臥底破獲新中國成立以來重慶最大文物走私案的艱險。

我曾創立重慶收藏協會并擔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以綿薄之力努力營造收藏界良好風氣;我曾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身份,多次遞交與文物收藏相關的提案或建議,推動文物與收藏行業的法治進程;我曾為協調考古與基建工程的和諧共生而奔走呼號,扎根基建考古工作 30 余年,推動重慶基建考古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壯大;我曾在田野考古第一線工作近 30 年,親歷了三峽文物與城市考古的搶救性發掘,也見證了諸多地下文物交易背后的黑幕;我曾一度身居重慶市文物局副局長之位,從更高的站位來觀察與思考一個地區各項文物工作的協調推動,思考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的協調,思考文物工作的不足與未來的走向;我也曾走街串巷,深入全國各地的古玩城、收藏品市場,走近這個圈層的各色人等,聽他們一夜暴富的故事,聽他們轉瞬傾家蕩產的經歷;而今,我還以重慶市公共安全專家委員會專家、市高法院特邀監督員、市人民檢察院特約檢察員的身份,協助參與打擊和防范相關領域的犯罪……

我欣賞用筆作劍之大俠金庸先生的作品,也向往他筆下構筑的江湖世界,夢想在他筆下的世界做一個江湖游俠。快意恩仇江湖遠,俠肝義膽任君行,這是朋友送我的一幅題字。在這蓬勃盛世,我依然愿意以筆為刀,入木三分,刻畫我的菩提世界。

法國作家普魯斯特說,當他寫作的時候,進行寫作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那個他,而是另一個自我。

我在寫作本書的時候,也常常徜徉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這個世界做一個獨行俠。

我最欣賞墨子,也想用自己并不寬厚的肩膀承擔起道義的使命,追求難能可貴的兼愛、非攻等愿景,也向往俠的最高境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我自認重信義、輕生死,對工作滿腔熱忱,也有著一顆慈悲心腸。

我賦予了俠在新時代的意義:愛崗敬業者,為俠;濟人困厄者,為俠;顧全大局者,也為俠。

我姓林,名必忠,表字達立。儒家文化也曾對忠這一字做出過闡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認為這兩句關于忠的闡釋也能概括成當今社會的俠義精神。

忠、立、達這三者結合,構成了我的精神世界。

在我看來,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必須有一個真實的自我,一顆飽滿的靈魂。它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具有爭取成功和體驗幸福的能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情懷。寫作本書,也是出于我的真性情。

本書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自序、引子、類別篇、現象篇、后記。第一章到第十四章為類別篇,第十六章到第十九章為現象篇,為本書的重點。

下面,以網友葉飄零為我題寫的一首《滿江紅·寄游俠林必忠先生》來作自序的結束語:

玉具青鋒,劍出鞘,千年輕越。難蜀道,步途量丈,幾番淚血。秋色阿蓬寒水碧,野炊崖陡真如鐵。夢又見,風雨冷黃葛,飄零葉。 江城毀,俠膽裂。國事策,時陳閱。未愁鬢霜染,壯懷歌闋。縱橫江湖爭煮酒,遨游史海邀明月。廊橋下,魂夢古今約,山溪洌!

林必忠

2021 年 6 月 26 日于重慶兼善居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您的姓名   驗證碼: 圖片看不清?點擊重新得到驗證碼
留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