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頂千年銀杏樹下,青年沈允泰和美麗女子王小蛾相戀,后又在此舉行莊嚴的革命婚禮。沈允泰加入本地青年救國會后,兩人沖破層層阻撓,團結戚沂河、戚運河、王明法等積極分子,組建交通站、護莊隊及基層黨支部,為八路軍送信、送糧,協助馬陵大隊襲擊駐五華頂日軍。戚運河參加新四軍后,沈允泰帶領群眾熱心支前,積極從事家鄉水利建設,衷心為黨,甘灑熱血。
改革開放后,沈允泰和王小蛾克服困難承包葡萄園,成為村里的“萬元戶”;建立村莊閱覽室并成立五華頂山區教育捐助點,助力山區的教育富強夢。同時,兒子和兒媳的“海棠愛情”、孫子和孫媳的“桃李愛情”在五華頂上延續著浪漫感人的佳話,譜寫著新時代的富強之音。
小說以沈允泰和王小蛾一家三代的愛情和家庭發展為線索,反映了農村在黨的領導下由覺醒抗爭到改革開放走向富強的過程。小說描寫了不同時代的民風民俗,帶有濃郁的蘇北地方特色。
王秀營,江蘇宿遷人,祖籍徐州新沂市,筆名陽心、五華子。*******會員,中國小說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宿迂市散文學會理事。先后在《揚子晚報》《中國校園文學》《時文博覽》《散文選刊》等發表多篇小說、散文,在“紅袖添香”“華僑網”“正氣網”發表文學作品數十篇。散文集《桂花開后》獲宿迂市政府文學獎。
上部 山之戀
一 看麥場
二 草垛
三 挖地窖
四 土城心聲
五 棗紅馬
六 歸家
七 銀杏愛情
八 帶路
九 秋去冬來
十 送信
十一 麥地頭
十二 抗災
十三 消失的廟宇
十四 派飯
十五 農家支部
十六 禪房里
十七 黃花菜
十八 小蛾的歌聲
下部 人之戀
一 斗澇
二 挖元寶
三 祭母
四 黃巢湖工地
五 葡萄承包田
六 露天電影
七 土城閱覽室
八 海棠牌
九 桃李情
十 山村的血液
十一 五華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