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50周年紀念珍藏版(套裝共7冊)精裝彩插,紫圖經典文庫。
定 價:¥429.9
中 教 價:¥253.64 (5.90折)促銷
庫 存 數: 1
在世界大師級的作家中,川端康成以表現美而著稱。美,就是他的信條。自然之美、傳統之美、藝術之美、女性之美是其美學源泉也是表現對象?此撇皇橙碎g煙火的唯美筆觸,卻深入前所未及的人心人性幽暗處。 本套裝集齊川端康成全部作品(7冊),包括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重點提及的三大名作《雪國》《古都》《千羽鶴》,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及與之并稱為唯美初戀雙生花的《花之圓舞曲》,晚年集大成代表作《美麗與哀愁》,川端直接闡釋其美學理念和方法的傳世散文集《花未眠》,令您一舉進入川端康成細膩得揪心,美得令人窒息的文學世界。
《雪國》譯后記
穿過國境長長的隧道,就是雪國。夜的底色變白了。火車停在信號所旁邊。
這是川端康成的小說《雪國》開頭的名句。讀《雪國》,就想去雪國。作家醉心描寫的,究竟是怎樣一塊神奇的土地?有著什么樣的風景?那里生活著什么樣的人群? 常年的疑問,常年的誘惑,常年的癡迷。于是,便有了一次雪國之旅。 還記得這部小說嗎?簡練的故事,朦朧的人物,迷離的山景,飄忽的文字……《雪國》在現代日本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占盡風流,惹得不同層次的文化人評說不盡。推崇有之,貶斥有之,不褒不貶,以平常心對待有之。但不論采取哪一種態度,誰都無法忽視它,抹消它。在當今尚沒有任何一種獎賞能夠替代權威性的諾貝爾獎的時候,《雪國》和它的作者無疑是一個榜樣,一座豐碑,一種品牌,具有恒久的魅力。 古今中外,文學的力量是巨大的。當川端康成帶著他的《雪國》走向世界文學高峰的時候,誕生《雪國》這個藝術香馨兒的搖籃越后湯澤,這塊自古封閉的山澗谷地,便成了人們趨之若鶩的文學的麥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不溫不火,不即不離。欲進復退,欲言又止。蒼狗白云,鏡花水月……這就是我讀《雪國》的感覺。久而久之,縹緲的《雪國》之感漸漸沉滯下來,固化成新潟越后湯澤等這些實實在在的地名了。 在這種逐漸固化的過程中,我切實體驗了我們中國人常有的京華何處大觀園般的追尋和發現的快樂。當然,故事的舞臺誰都知道,盡管書中沒有涉及。不過,要想深刻地感受作品,就得到故事的舞臺上去,進入角色。帶著此種想法,我來到了越后湯澤。 初冬季節,平原上還是晚楓如火,高山里已經冰封雪裹。我走的路線和小說男主人公島村去雪國的路線正相反。川端康成首次訪問湯澤是1934年6月,走的是由南向北的路。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由水上車站乘火車到前一站上牧溫泉……接著又在不知是水上還是上牧的旅館老板建議下,去了一趟清水隧道對面的越后湯澤。那里比水上更加偏僻。(1959年10月《〈雪國〉之旅》)作品開頭提到的國境的隧道就是群馬縣和新潟縣之間三國山脈的清水隧道。這條隧道長約十千米,始鑿于1922年,歷時九年建成。由水上穿過清水隧道進入湯澤,猶如漁人進入桃花源,眼界豁然開朗,風景也隨之一變,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尤其在冬天,四周蒼山負雪,宛若蓮花朵朵,冷,艷,奇。 我們的汽車從北方的津南町沿353國道漸漸駛入湯澤町。這里離2004年中越地震的中心小千谷不算遠,我發現這一帶的房屋建筑很特別,房頂呈銳角形,北面窄而陡,南面闊而緩,正如《雪國》中島村所看到的:
家家伸展著長長的庇檐,支撐著一端的木柱排列于道路上,好似江戶時代町鎮上的店下。可是在雪國,自古稱之為雁木,雪深時作為人行通道。……
書里的描寫,眼前的情景,使我想起廣州的街道,覺得很相像。不過,廣州是為了躲雨,而這里是為了防雪。自然環境的酷烈,考驗著生命的強度,激發著人類創造的智慧。2006年新舊交替之際,連續下了幾場大雪,津南地方雪深達4.16米,出現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嚴寒天氣,我想起不久前到過的這塊地方,才真正掂量出雪國這兩個字的分量,對那些豪雪擁門而毅然堅守故鄉、同自然災害英勇搏擊的民眾不由得肅然起敬。 江戶時代,生于越后的鈴木牧之(17701842)在《北越雪譜》一書中寫道:凡日本國中,古往今來,人們皆以越后為深雪之地也;然于越后,雪深達一二丈者,當數我魚沼郡也。他說的完全是實話。魚沼是出產良米之鄉,著名的魚沼粳米享譽國內外,市場價格比其他越光名牌大米高出一倍。魚沼米之所以美味,就是因為這里冬期長,氣溫低,雪水足。 傍晚,抵湯澤,下榻于湯澤驛附近的波斯利亞飯店。此處距當年川端寫《雪國》的高半旅館約有十分鐘的車程。高半旅館原由一位名叫高橋半左衛門的人創辦,至今已有九百年歷史。這是一座典型的和式溫泉旅館,位于湯澤地區點,溫泉水量豐沛,常年不減。館內有一間屋子,叫霞之間,這里就是川端康成創作《雪國》的地方。屋內布置依原樣不變,一張矮桌,一把無腳背靠椅,左手一只暖爐,一只煙盤,墻上懸著字畫。湯澤還有許多同《雪國》有關的景點,如駒子之湯雪國館雪國之碑等。 江山還需文人扶,一個富于人文內涵的地方,自然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吸引力和昭示力。昔日寂靜的高原小鎮,今天成了人氣旺盛的觀光名所。20世紀80年代初期,東京、上野至新潟的上越新干線開業運營,巨蟒般的電車的呼嘯聲,震動著千年寂靜的云山野水,驅散了現代駒子們的歡聲笑語。雪夜,泡在飯店十三樓頂的露天風呂里,我沉下心來,望著四面黑魆魆的山巒,想慢慢找回當年藝妓們幽怨的歌唱和三味線悲切的琴音。然而,除了眼前氤氳的水汽和耳邊呼嘯的朔風,什么也沒有得到。我的努力也像作品主人公島村一樣,后化作了一個接一個的徒勞。 一度雪國行,勝讀十遍書。在雪國之地,讀《雪國》之書,更有一番親切的情味。我以為,理解《雪國》,只能憑借直接感覺?侦`,冷艷,虛幻,迷茫。主觀取代了客觀,自然淹沒了人物,影像淡化了實體,感性排除了理智。作品的美質不正潛隱于這種剪不斷理還亂、說不清道不明的晃漾著的混沌之中嗎?這,就是我對《雪國》乃至整個川端文學的認識,或者稱為評價。 川端自己說過:島村不是我,甚至不是一個作為男人的存在。他也許只是映射駒子的一面鏡子。(1968年12月《談〈雪國〉》) 這部小說開頭用大量文字描寫葉子映現在車窗玻璃中的幻影,真是不厭其詳,讀得我們頗有些膩味。我所厭皆作者所愛,徒嘆奈何而已。也許這就是我們和作者的差距吧。同樣,結尾關于火場銀河的一大段敘述,洋洋灑灑,又進一步把小說推向光怪陸離的太虛幻境,實現了作者心目中的藝術的升華。不過,這里沒有秦可卿引路,作為讀者的我們,只能憑借自我意識,在這座作者所精心營造的精神的伊甸園里,尋覓著美。
。ㄟ@篇譯后記系在舊作《感受雪國》一文的基礎上改寫而成。)
譯者 2006年1月初稿 2021年8月改訂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 日本文學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新感覺派領軍人物。 1959年獲西德歌德獎章,1960年獲法國藝術文化勛章,1961年被授予日本第21屆文化勛章,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寫作繼承并發揚了日本以及東方物哀傳統,以哀傷和憐惜體察自然萬物的美好以及傷逝。反思現代文明,提供了內向的東方解脫之道。
陳德文 南京大學教授,知名日本文學翻譯家、研究學者。 翻譯日本文學名家名著多種,涉及日本古今物語、小說、詩歌、俳諧、散文、隨筆、戲劇等各領域。信守文學翻譯三原則:以文學為使命,以精品為指歸,以讀者為鑒戒。 著作有學術專論《日本現代文學史》《島崎藤村研究》,散文隨筆集《我在櫻花之國》《花吹雪》《櫻花雪月》《島國走筆》《鴿雨雁霜》等。 陸求實 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長期從事日本文學譯介,主要譯作有《人間失格》《虞美人草》《陰翳禮贊》《山月記》《新平家物語》《額田女王》等,曾獲日本野間文藝翻譯獎以及上海翻譯新人獎、上海文藝家榮譽獎、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文藝家稱號等。
雪國
彩雪國
附錄一 1968年度川端康成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式歡迎辭 安德希·艾斯特林(瑞典科學院常任干事)附錄二 1961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推薦川端康成 三島由紀夫附錄三 川端康成年譜《雪國》譯后記
古都
彩春天的花尼寺和格子和服街北山杉祇園祭秋天的顏色松林青青深秋里的姐妹冬天的花
后記譯后記
千羽鶴
彩千羽鶴波千鳥
譯后記
伊豆的舞女
彩伊豆的舞女油篝火春景色溫泉旅館抒情歌禽獸母親的初戀朝云燕號列車上的女孩兒
附錄譯后記
花之圓舞曲
意大利歌花之圓舞曲煤山雀早晨的云彩
附錄一 永恒的旅人川端康成氏其人其作品 三島由紀夫附錄二 川端康成年譜
美麗與哀愁
章 除夕夜的鐘聲第二章 早春第三章 滿月祭第四章 梅雨的天空第五章 點景石枯山水第六章 火中的蓮花第七章 千縷絲第八章 苦夏第九章 湖水
花未眠
美的諦視花未眠關于美我在美麗的日本秋之野雖為女人夕之野不滅的美美的存在與發現日本文學的美日本美的展開鷂鷹飛舞的西天
經歷戰爭同人雜記為保衛和平我的思考東西文化的橋梁
日本文化反思臨終的眼純粹的聲音紫外線雜言哀愁往事漫憶水晶的佛珠種種春
譯后記川端康成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