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十余年前,初識同合,他的性情、風格、為人,立即毫無遮掩地沁入我的身心。
同合漫游祖國山川,創作眾多詩詞,抒發他對祖國的摯愛,對悠久歷史文化的眷戀,對古今偉人的崇敬。這不是綿綿細雨,而是急風暴雨,激蕩人們的心靈。
同合從《中國報道》到《今日關注》,二十余年流逝,以他靜靜的觀察,詩寫國際大事,關切諸國興亡,冷對政客浮沉,是為國際風云變幻動人的注解。
同合,燕趙豪客,廣交天下朋友。在他筆下,一展諸多朋友音容風貌,又見同合感人經歷,滲透濃郁友情。
同合軍人出身,始終將他的部隊駐地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在他動情的詩詞中,他的從軍經歷,交往至深的戰友,感人至深的往事,無不令人感到其熱愛祖國之忠貞軍魂,不愧為中國的軍人。
奉同合之囑,寥寥數筆,表達我的心誼。
是為序。
楊成緒
2014年5月6日于北京
自序
八年前,與時年八十五歲的楊成緒大使聚會,我和楊大使說,我計劃出一本詩集,想請他給我寫個寄語。楊大使曾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談吐機智幽默,做事一絲不茍,給我的拙作寫幾句話那是大材小用。沒承想隨口說的一句話,第二天他就將寄語寫好發給我了。我深深被楊大使這種傾盡心力獎掖后學的高尚品德、待人誠懇真摯的崇高精神所打動,心想絕不能辜負他的期望,無論如何一定要將詩集盡早編輯出版。于是,我立馬著手張羅詩集之事。為此,專程到中央民族大學李下齋向李耀宗教授求教。李教授是鴻學碩儒,一提起詩詞,他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從詩鬼到詩奴,從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到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我愈發覺得詩詞越沉淀越有嚼頭,越沉淀越筋道,要新詩改罷自長吟……
與李老師談話后,出集子的念頭由此擱下。
2020年某日,疫情有所緩和,相見不如懷念微信群小聚。楊大使一見到我就用他那一貫幽默的口吻問道:同合,你的詩集什么時候出啊?我都九十二歲了,難道你也要等我百年華誕給我獻禮嗎?一句話問得我慚愧不已,想想楊大使當初的期望,心中真是難以安寧,暗下決心:我要快馬加鞭,抓緊詩集的出版進程。回到家,我就行動起來了,考慮架構,按內容分類、按時間排序。自此,整理詩集幾乎占據了我全部的業余時間。經過近一年的努力,這本《攬風樓詩稿》現已編輯完成,即將付梓。全集含獨釣寒江綠蟻醅酒等十二個板塊共計三百一十九首舊體詩詞、十八副對聯,各個板塊以時間為主線,由遠及近,基本反映了我近二十多年來于世間風風雨雨中體味之人情冷暖、酸甜苦辣。
縱觀中國的詩歌發展史,中國古典詩歌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著豐富的內涵。自先秦時期的《詩經》《楚辭》,雙峰并峙,各臻其妙;漢魏六朝的古詩、樂府,質樸天然,全無雕鑿。唐宋以降的近體詩、詞,更臻極致,登上了我國古典詩歌的高峰。數千年以來的古典詩詞,其思想之蘊藉、意境之深邃、感情之充沛、語言之豐富、文字之凝練、韻律之優美,天下獨有,古往今來詩人輩出,佳作如林,燦若繁星。
回顧與詩詞結下的不解之緣,我打小就喜歡吟誦古典詩詞,雖然沒有達到一吟雙淚流的境界,但每每讀到那些區區幾字即意韻深遠、寥寥數語就情意悠揚的詩句,常常如癡如醉,記諸紙上、銘諸心頭,吟詠不已。讀罷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杜子美三吏三別、白樂天《賣炭翁》《琵琶行》等詩句,常常熱血沸騰,深受感動;還有蘇東坡,載沉載浮的人生中始終保持樂觀、豁達、堅韌的生活態度。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一生連續遭貶,他卻沒有被命運擊倒,其詩詞創作意境悠遠、氣度不凡,字字句句展示了博大的胸襟和氣度,也給我以深厚的藝術滋養。除了孜孜不倦地學習先賢詩家的名作,這些年,我還不斷沿著歷代先賢詩家的足跡,深入探究他們走過的河湖山川,體會他們當時內心的情感漣漪,用這種直接的方法,努力感受詩意、體會詩心。
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國古典詩詞給予了我不竭的精神營養。對古典詩詞的熱愛,使我備感精神富有,漫步詩林,浸潤詩香,使我心中慢慢燃起創作欲望,面對感人的場景、心靈震撼的瞬間、祖國的大好河山、故鄉的美麗風光,常常會心胸激蕩,詩興勃發。每逢其景其情,我就會隨即記下,或即席賦詩,或退而記之,反復推敲。每次出游,別人在現場看景觀,我則邊看景觀邊開始構思詩詞的創作,想用一首首詩詞把當時的感受記錄下來。火車上、飛機上、采訪間隙、躺在床上……腦海中想的都是詩詞。詩詞賦閑情,傾心做詩人,我一顆追尋詩詞夢想的心,從不放過每一個成詩的素材和機會。
1998年9月26日,我去三峽壩區采訪,恰逢大江截流,在江心主航道深處覓得奇石一塊,當即賦一絕句:
曾與共工歌戲玩,女媧相約補殘天。
翻開筋斗攜云落,小住江心五萬年。
2006年11月18日,喬遷新居,不勝感慨,遂作《西江月·攬風樓》一首:
窗外吳剛把酒,碧空仙子歡歌。
忽聞澎湃涌黃河,秦俑戍防城郭。
寂寞殘云牛斗,蹉跎星宿嫦娥。
功名利祿奈吾何,閑下登樓小坐。
至于日月、星辰、風云、雨露、山川、草木,都是我吟唱的對象。曾經深深埋在我心里的那顆古典詩詞種子,如今已開花、結果。近三十年來,我已經創作舊體詩、詞千余首。就這樣,我一步步闖進了美妙的古典詩詞世界。
生活如詩,生命如歌。我深知,作為一種藝術創作,寫詩填詞需要有深厚的學養,有些古典詩詞的硬知識,如平仄關系、對仗法則、詩體格式等是不可能通過閱讀得來的,只能依靠多求教、多交流、多推敲。我的老前輩、老朋友中有許多飽讀詩書、中正平和、溫文爾雅、樂道齊賢的飽學之士,其中也不乏詩詞高手,所作之詩,一吟三嘆,充滿了仁愛、大義、謙遜以及人生的大智慧,他們都是我求教的對象。他們以金玉良言、誨人不倦的真誠給我點撥指教,還有群友對拙作做出許多精彩批評……能夠得到如此中肯的幫襯,讓我眼界大開,信心倍增,我的詩詞創作能有今天,與這些良師益友熱忱的關照密切相關。他們永遠是我的老師!
詩言志,歌永言,唱心聲。寫詩也是人生的修行,詩人的心胸決定了詩的格局。其實,我的詩詞創作只是一種調節心理的手段,目的是記錄一下自己學習、工作、生活中的點滴,為平凡的人生做個紀念,增添些許色彩,并不是一味追求水平的提升。聞一多語:詩人對詩的貢獻是次要問題,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一個詩人如果不能率先在生活中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人,其作品的藝術性自然大打折扣,更不可能化腐朽為神奇。胸懷高古,方能氣象萬千;心境高遠,方能清新自然。真字是詩詞好的注解。只有親身經歷,有真情實感,才能寫出好詩。詩文的勝景在于恰到好處、適得其中,就像做人一樣,有深厚的修養,又有率真的表現。你想彰顯大的情懷,就必須胸懷萬物愛上大自然,讓你的詩心隨時隨地附之其上,成為意象。
作詩先做人,立言先立身!這一定是我要永遠牢記的。
水平因素,書中不乏各種問題,懇請各位方家不吝賜教,給予批評郢正。
上谷走徒 朱同合
2021年端午小長假天記于攬風樓之北窗下
再稿于2021年中秋小長假后一天
目錄
壹獨釣寒江
八聲甘州·暮雪003
八聲甘州·天目抒懷003
千山拜佛004
桂林題文化衫004
黃鶴樓006
登廬山007
三峽石007
西江月·游密云花溪小寨應何鐘老師之約
為其奇石題周大都督008
金秀瑤王009
碣石觀滄海懷魏武毛公009
浪淘沙令·京畿道011
八聲甘州·五百羅漢011
聽濤閣012
八聲甘州·漓江013
西江月·西遞探幽宏村問景014
八聲甘州·錢江潮015
西泠門外莫題詩015
泰山017
拜陶朱公017
西江月·梧州018
行香子·臨海尋幽018
行香子·問惑關中019
八聲甘州·登滕王閣懷王子安020
西江月·匡廬諸賢022
西江月·匡廬謁賢022
再上廬山024
篁嶺覽勝024
北固矗樓臺026
水調歌頭·九臺行027
三亞(四章)029
西江月·一灣碧水正蒼茫030
西江月·云被朱歌穿透031
無夢到徽州032
西江月·桃花潭032
六字詩·長平懷古033
西江月·千年臺州府035
戲馬臺懷霸王036
棲林寺聽禪036
雨中登虎丘塔037
發婺州039
也題無字碑039
歌行體·大明湖040
八卦村謁武侯祠044
芒種日蒞天臺山觀瀑布044
瘸步新安仰徽州045
雨過野狐嶺048
岳陽樓049
滿庭芳·直上岳陽樓049
燕趙悲歌050
臨柳河051
溫泉放歌053
海口謁五公祠054
南歌子·無面詞055
春江夏望056
誰的歌聲冉冉升起(程宏)057
貳綠蟻醅酒
西江月·攬風樓063
西江月·水口子064
浪淘沙·綏中尋古065
西江月·秋情065
頤和聽濤066
卜算子·上班路上066
景明樓瞰湖067
江山亭聚067
鷓鴣天·南京大屠殺八十周年祭068
燕京春雪068
谷雨069
李家山水069
集賢亭雨夜有懷070
合當吟歌沐晚風071
歌行體·只重參與不重名072
讀千百年來無數詩人追求
之人生大境界有懷073
唱戲泡湯074
浪淘沙·己亥初雪074
浣溪沙·穹頂雙月075
唱戲075
迎春雪076
停電076
京西風光076
上班道中(二首)078
臨江仙·永定河079
四大名亭079
吳宮三解080
向陽花開 德潤人心(藏頭)081
燕京初雪081
西江月·韭菜餡餅082
舊月新嬋降早空082
清夢滿行囊083
步韓淲韻頌帝都春雪083
臨江仙·一甌春雪靚燕京084
雨夜084
渴飲新知唱正聲086
臨江仙·課間聽雨086
浣溪沙·社區午后087
黃葩小蕊俏依然(霜凝)088
叁天涯比鄰
孟杰收徒093
望臺灣094
觀劉洪彪先生六十歲墨跡展094
一龍禮贊095
歌行體·海峰猶低調 筆下起波瀾096
顧師神游097
西江月·宗愨續風流097
定風波·戊戌年五月二十一日晚
大醉于工體許仙樓098
與高洪老師唱和098
詩群添丁099
無心堂100
臨江仙·為萬老師斌斌兄西蜀回京
接風把盞100
西江月二首·金龜換酒不多101
晨曦讀書102
雨中工地102
蹲守曇花103
早課103
健碩依然小肉鮮104
水仙子·流水行云泓105
南鄉一剪梅·致徐姐姐105
臨江仙·巴音雅集106
浪淘沙·一起向未來107
環旗擁簇冰墩墩109
朱同合詩詞讀后(顧德欣)111
肆舉杯邀月
西江月·為第二十九個教師節題117
生日自況117
行香子·元旦118
為《今日關注》慶生118
鷓鴣天·再賦新詞送歲華119
西江月·宮里過大年119
元宵節飄雪120
唐多令·年味競神州120
五四運動百年祭121
三十年赴京工作有記121
八聲甘州·建國七十周年頌122
賀同仁醫院一百三十三周年院慶
(中華新韻)124
臨江仙·己亥年終124
八聲甘州·唱春華今日滿春暉125
臨江仙·定河望月125
唐多令·親眷邀來同祝酒126
西江月·明州慶生126
西江月·冬至有懷127
滿江紅·元旦獻辭128
蝶戀花·元日登永定河堤壩128
尋春129
無題129
臨江仙·除夕130
元日130
臨江仙·尊酒席上懷王勃131
臨江仙·元宵節131
畫堂春·桃花院里報春分132
南歌子·詩人節懷屈子132
水調歌頭·永定河千年詠月133
為同事冬妮慶生134
訴衷情令·辛丑大寒飛雪135
水調歌頭·呼唱大英雄135
詩人本色是軍人(羅援)136
伍潤物無聲
遙仰漢中143
西江月·鴻飛天柱143
西江月·魚臺賞雪144
西江月·梅花兩弄144
西江月·夢幻雁蕩147
西江月·桃柳寒暄147
西江月·本帥聽濤148
西江月·龍脊煙云148
涇川氣象151
盤龍東望151
漁翁入境152
西江月·曼妙身姿152
西江月·飄逸髯公155
太行姐弟155
帝都春色156
月上西樓156
燈月搖曳156
觀斜陽有感(三作)159
仙人指路160
少年游·家琪趕海163
西江月·咫尺嬋娟163
群友 戰友 鄉友 文友(馬譽煒)164
陸高山流水
為石庚山人墨寶題照169
南湖畫室向胡老師才正兄問筆169
雄州繼往看來昆170
歌行體·鐘山懷古171
浣溪沙·建軍節前地鐵隨吟173
酒仙173
奉和同合酒仙歌174
京西三筆175
詩頌雄安175
臨江仙·題林雙川
《我愿做雄安的一棵樹》詩詞朗誦會177
硬漢周警官177
致滕所長178
男兒到此是豪雄178
桃源雅集180
八聲甘州·看風鵬正舉卷潮來180
大匠鳴人看典藏181
致解總植春主席182
頌知音182
浪淘沙·陶然亭覽勝183
被馬譽煒將軍邀入書畫藝術群,
念出一律權作投名狀183
賀羅援將軍七十壽誕185
西江月·云水拾雅185
山花子·觀李庚、霜凝非常道
當代水墨雙個展187
祥云雅集187
唐董畫馬(二首)188
西江月·觀坡翁
《千古風流人物墨跡展》有記189
鑒其曬字189
攬風樓雅集191
房山四友191
臨江仙·雅集卯田193
偶得(七首)194
南歌子·今夜長陽沽酒197
筑室松下,脫帽看詩(趙福蓮)199
柒獨角比目
豪興當如寫對聯209
詩人朱同合(魯健)224
捌挑燈看劍
破陣子·東海(二章)229
香樟樹情思230
西江月·捉象230
一剪梅·春風喚酒232
尋夢(四絕)233
洪澤(四章)234
幾番騷雅幾春秋235
八聲甘州·大陳懷想236
憶大陳237
蘭花才子金曉海237
八聲甘州·看將軍獵獵卷潮來239
歌行體·酒后縱歌240
八聲甘州·望臺州241
歌行體·蜜橘暢想242
蕪湖懷想243
回老山244
換得登科至令猷244
江淮自古多才子245
傳冰巡堤245
臨江仙·不日九州同247
非象非山喚象山247
拉茲記憶248
吾身即界碑248
萬河谷(四章)249
蝶戀花·家在松林枝上住250
八聲甘州·頌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250
江城子·丹田鼓 唱心聲252
南鄉一剪梅·佳境252
百載風華百載稠254
臨江仙·觀天安門廣場建黨百年
慶典直播254
夢回軍營255
南鄉子·愧仰恒青并一排255
山花子·晚舟歸來257
印象同合(伍德庚)258
玖琴瑟和鳴
西江月·海峰仁芳百年好合(藏頭)263
同學閆劍平嫁女263
張宇袁園情定北京宴264
西江月·雙金聯姻265
天作之親唱古今265
劉暢韓宇喜結連理(藏頭)267
汪晨易培情定徽州(藏頭)267
西江月·花癡昀煒屬張成268
西江月·天義陳霞 舉案齊眉
(中華新韻、藏頭)268
西江月·潘奇希舒天作之合(藏頭)270
西江月·為李燁邢璐大婚題270
李燁邢璐百年好合(藏頭)271
南鄉一剪梅·盛會瑤池降紫君271
神仙眷侶已蓬萊272
秋波媚·百年同度 廝守終身273
臨江仙·攜來交贊鴛鴦273
詩者歌者(阮宗澤)275
拾俠之大者
大開大合大江城281
水調歌頭·情暖動神州282
定風波·共擔風雨正當時282
八聲甘州·恨洶洶災疫肆江城284
一掃浮云見彩虹284
對月傾心285
龍抬頭有懷285
也題新冠與舊頭286
名醫良相287
題呂恩芳老師湖山煙雨圖287
祈望289
少年游·不日報平安289
西江月·無恙驚蟄291
訴衷情·廚房懷想291
江城子·瘟疫滅何難292
一日所思(四首)292
憶江南·幽燕望江城294
滿庭芳·風鵬荊楚關山294
庚子清明296
江城子·武漢重啟296
行香子·疫中端午297
帶節奏的感染力(金堅)298
拾壹插遍茱萸
八聲甘州·記野中二百共同窗303
鷓鴣天·同窗同憶孩提事303
夢醉故鄉304
清明祭祖304
家山縈繞喚親娘305
寄保定鐵路醫院外科閆主任劍平兄305
西江月·孩提玩伴306
破陣子·情歸沙河營306
酒后悟道307
浪淘沙·夢里野中307
瀟灑英濤308
特別強調的詩 沙河營308
八聲甘州·雄安千年313
臨江仙·雄安新貌314
水管車子314
慈親316
流淌在心中的河(莊夢醒)317
拾貳長江東逝
悼羅公青長323
歌神仙逝324
歌行體·哭王根生政委325
送沈老虎副司令326
八聲甘州·發小建平326
八聲甘州·嘆人生苦短本無常327
別張志雄司令(藏二)328
臨江仙·懷周公恩來總理328
念奴嬌·度君飛上穹極329
燕趙豪情在 丹心容四海(王維友)330
跋:身外功名任有無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