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文創產業的關鍵一環,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近十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以此為背景,《新時代文創產品設計》系統介紹了中國博物館文創產業的發展歷程,對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刻的研究和思考,就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發展趨勢及設計理念提出了創造性的見解。尤其對博物館文創產品核心價值、文創產品設計工作終極目標、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發展趨勢等,做出了細致深入的梳理分析與產業思考。
深入淺出地探討了如何利用觀眾消費行為和多維度產業鏈,賦予核心價值,生成無愧于時代的文創產品設計
體用之道
有什么樣的體才會有什么樣的用。如同各類生物均是由各自不同的體決定了不同的行為方式,進而又促使體不斷演化。因此,只有先認清文創產品設計這個主體究竟是什么的本質問題,才有可能理解其客體 應該是什么的現象問題。置于設計應該如何想、如何用、如何造,以及最終會呈現出什么樣的成果等,都是由體延展出的用,是由體來決定的。
本書所研究的文創產品設計其實自古即有,是在諸多先行產業發展的基礎上逐漸分離出的精細化分工,所以在縱向與橫向上均與相關行業保持著極強的關聯性。對這類涉及多個領域的課題研究,不應該等同于單一技術性學科的研究,而是要結合上下游相關產業進行關聯性、綜合性分析,方可保障研究的精準度和思維邏輯的完整性。技術是存在藩籬的,而思維卻可以在各個領域間貫通。構建起科學的思維模式,才是解決各類實際問題的根本之法。
作者本人為博物館從業者,所以本書以近年來熱度較高的博物館文創產品為依托,探討了產業鏈動態發展過程中的思維模式及實踐方法。希望以此為引,啟發讀者朋友思考更深遠的文創設計方面的相關問題。
全書共分為五個篇章,遵循著綱舉目張的原則逐層展開。
首先在概念篇中著重對一些渾濁的理解予以澄清;在價值篇中通過解構的方式將博物館文創產品的構成要素進行拆分討論。這兩篇內容以理論、概念為主,雖顯枯燥,卻是本書的基礎,有助于理解文創產品本體究竟是什么的問題。
在接下來的趨勢篇中對我國博物館(本書對我國博物館的研究主要指中國大陸地區)文創產品設計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展開了論述,通過大量的實際
案例和調研數據勾勒出近40年來產業發展的概貌,并結合政策要求與市場需求設想了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策略篇則側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思路和具體方法。這兩篇是本書的核心,貫穿了以高維度產業鏈思維來解決低維度技術應用問題的方法觀。
在最后的探索篇中分析了當前產業中的一些熱點話題,開放式的結尾也預示了本書僅僅是對一段歷史的記錄對文創產業的探求還遠未截止,未來可期。
白藕
白藕,1975年生于北京,1998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2009年起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專門從事文創產品設計實踐與研究工作。曾任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與管理中心設計總監,經營開發部設計部經理兼設計總監,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經營開發部副研究館員。
已指導各類設計方案3000余件,個人設計作品曾獲得清華工美杯旅游紀念品大賽一等獎,金蘆葦工業設計大賽優秀概念設計獎,文旅部雙創人才優秀作品獎,第五屆中國高校美術作品學年展一等獎等。受邀參展由清華美院主辦的第三屆、第五屆薪技藝國際青年工藝美術展、由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旅游局、中國貿促會、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甘肅絲綢之路第二屆敦煌文博會、由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主辦的文化產業雙創人才作品展等,被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選為文化產業雙創重點人才。
曾作為主創人員為百年國博廈門金磚會議青島上合峰會等重大活動設計文創方案和國禮方案,多次擔任設計大賽專家評委,擔任國家文物局、中國自然科技協會、廣東省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甘肅省文旅廳、青海省博物館、新疆建設兵團文旅廳等單位的培訓專家,被聘為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繼續教育專家,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專家庫文化創意產業專家,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客座教授。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擔任國博首部文創產業中英文專著《國博文創》的整書編委、整體設計,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改項目《3D打印技術在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數字化設計及3D打印技術》,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課題《歷史類博物館的展覽敘事與設計研究》等多項科研,其中由本人主持的2019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科研課題:《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趨勢與策略》獲優秀科研成果獎(本書即在此基礎上創作而成
●概念篇 對文創的認知與解讀 1
一、文創產業 7
二、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 16
1. 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有何不同 17
2. 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分類 22
價值篇 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價值構成 27
一、外在價值:潛移默化,自然似之 30
1. 社會價值:以文化繁衍為責任 30
2. 經濟價值:以以文補文為驅動 31
3. 教育價值:以以文化人為目標 35
二、內在價值:四個基本原則 37
1. 實用價值:雖非優之,但有所長 38
2. 審美價值:理性分析下的人類本能 46
3. 文化價值:文創產品的核心 55
4. 情感價值:被忽略的深層溝通 58
趨勢篇 我國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流變 63
一、前世今生:四個發展階段 64
1. 混沌發展的1.0階段(20世紀七八十年代至2000年) 66
2. 野蠻生長的2.0階段(2000至2015年) 68
3. 清晰有序的3.0階段(2016至2025年) 80
4. 值得期待的4.0階段(2025年以后) 85
二、文創產品的傳播與表現 91
1. 詩與遠方:文旅融合后的新業態 92
2. 從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 96
3. 跨界合作:博物館也出圈 97
4. 小文創與大文創:一枝獨秀還是遍地開花 103
5. 量變與質變 110
6. 硬周邊產品與軟周邊產品 115
7. 滿足你的設計夢:開放版權與眾創設計 117
8. 文創的另一個維度:科技創新 124
三、觀眾消費行為是如何引導設計的 136
1. 如何激發潛在消費動機 138
2. 消費需求對設計的影響 142
3. 買故事還是買產品 148
4. 客流量與客留量哪個更重要 151
5. 體驗是未來消費的重要趨勢 154
策略篇 文創產業鏈價值的探索與利用 161
一、博物館文創產業價值與設計策略 162
1. 認清自身價值 163
2. 各有利弊的五種設計策略 166
二、產業鏈視域下的設計水平提升策略 186
1. 同質化的利與弊 189
2. 提升設計附加值 202
3. 建立設計評價體系 209
4. 調研的重要性 219
5. 設計題材的選取原則 222
6. 設計類別的選取原則 227
7. 集中開發和分散開發 236
8. 文創產品的定價原則 239
9. 定制化設計的價值 242
10. 線上與線下產品的設計差異 248
三、走向開放式設計發展的新階段 258
1. 引進來:搭建文創設計平臺 258
2. 走出去:向館外發展 261
探索篇 新時代中的新文創 269
一、IP設計的交互體驗與情感認知 271
1. 從舞臺走向柜臺 272
2. 從柜臺走向舞臺 278
二、盲盒帶來的啟示 282
三、舌尖上的文創:文化也能吃出來 288
四、認清內卷化現象的本質 297
五、文創設計中的智慧要素 303
1. 互聯網帶來的智慧銷售 305
2. 設計中的智慧文創 310
六、元宇宙拓展文創新維度 312
結語 318
參考文獻 320
后記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