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志孝所著的《現場歷史批評--新世紀文學與新文學傳統》上編是對當下中國文學的研究,即書名中的“現場”,主要針對新世紀底層文學、鄉土文學及文學批評等進行論述。既有對文學現象的宏觀考察,也有對具體作家作品的分析評論。下編是對中國現代文學理論批評的研究,即書名中的“歷史”,主要對創造社文學批評、京派和其他自由主義批評家以及現代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等進行了研究。兩編所論對象不同,但有內在關聯,副標題“新世紀文學與新文學傳統”就突出并包涵了整部書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傾向。
李志孝,男,甘肅清水縣人。天水師范學院文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出版專著《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家研究》,在《文藝報》、《文藝爭鳴》、《文藝評論》、《文藝理論與批評》、《當代文壇》等刊物發表論文四十多篇。主持完成省教育廳項目兩項,省社科規劃項目一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項目一項。
上編
第一章 新世紀文學與新文學傳統
第一節 在文學史的坐標上
——關于新世紀文學的評價
第二節 新世紀文學與新文學傳統
——以底層文學為例
第二章 現實與思潮:新世紀底層文學
第一節 底層文學主題的多樣性
第二節 底層文學的三種敘事向度
第三節 底層文學的敘事策略
第四節 個案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
第三章 傳統與新變:新世紀鄉土文學
第一節 啟蒙視角下的新世紀鄉土文學
第二節 鄉土中國的權力文化
——新世紀鄉土小說的權力書寫 上編
第一章 新世紀文學與新文學傳統
第一節 在文學史的坐標上
——關于新世紀文學的評價
第二節 新世紀文學與新文學傳統
——以底層文學為例
第二章 現實與思潮:新世紀底層文學
第一節 底層文學主題的多樣性
第二節 底層文學的三種敘事向度
第三節 底層文學的敘事策略
第四節 個案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
第三章 傳統與新變:新世紀鄉土文學
第一節 啟蒙視角下的新世紀鄉土文學
第二節 鄉土中國的權力文化
——新世紀鄉土小說的權力書寫
第三節 新世紀鄉土小說的敘事特征
第四節 個案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
第四章 堅守與突圍:新世紀文學批評
第一節 文學批評的現象特征與本質缺失
第二節 文學批評的責任意識
下編
第五章 開拓的足跡:新文學傳統的產生
第一節 范式的建立
——胡適的新詩理論與批評
第二節 文學批評的寬容觀及其矛盾
——以周作人為中心
第六章 表現的藝術:浪漫一族的文學理想
第一節 創造社與現代文學批評
第二節 成仿吾與創造社系列期刊
第三節 超越與傾斜
——成仿吾的文學批評
第七章 多元的求索: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
第一節 古典的守望
——梁實秋的文學觀及其與左翼作家的論戰
第二節 “人性”標尺下的不同言說
——李健吾梁實秋文藝思想比較
第三節 “感情的批評”與“理智的硬性”
——李長之的文學批評
第四節 在功利與唯美之間
——沈從文的文學觀
第五節 走向學術化的文學批評
——蘇雪林的文學批評
第八章 主流的形成:馬克思主義文論的流派表征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特點與局限
——兼論與西方學派、蘇聯學派的區別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流派差異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流派的思想紛爭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