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溫·薛定諤是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1933年和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被稱為量子物理學之父。薛定諤曾以熱力學、量子力學和化學理論解釋生命現象,引導人們用物理學、化學方法去研究生命的本質,因此,他也是當今蓬勃發展的分子生物學的先驅。
薛定諤一生著作豐碩,《薛定諤》選其經典部分匯集成書,主要側重于大師對科學與社會的思考,尤其是其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認識論方面的論述。《薛定諤》不但可以為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創新提供思想方法的啟迪,也為我們認識大師的精神世界打開一扇窗口。
論波動力學思想
波動力學的基本思想
科學與人文
自然科學之于生活的深意
湮沒于物質化的自然科學
物質涵義的激烈轉變
物質基本概念的重塑
粒子的“形態”
連續性和因果律
連續概念的復雜性
波動理論的緩兵之計
主客體之間的隔閡并未消失
破解魔咒的原子和量子
物理學的不確定性是自由意志的偶然嗎?
尼爾斯·玻爾預言受到的阻礙
自然與希臘
回歸古代思想的動機
感性與理性之爭
畢達哥拉斯學派
愛奧尼亞的啟蒙
色諾芬尼的信仰及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
原子論者
科學世界觀的特征
意識和物質
意識的物質基礎
了解未來
客觀性原則
算術悖論:意識的單一性
科學與宗教
感知的奧秘
生命的“記憶”
途徑的探索
決定論與自由意志
生命是什么
古典物理學家對這個主題的探討
遺傳機制
突變
量子力學的證據
對德爾勃留克模型的討論和檢驗
有序,無序和熵
生命是以物理學定律為基礎的嗎?
薛定諤自傳
自傳
附錄
薛定諤生平和著作年表
后記
科學與人文
自然科學之于生活的深意
科學研究的價值是什么呢?相較于以前的人們,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想對科學有真正的貢獻,必須將其細化為專業領域,也就意味著通過個人學習、實踐、思考,努力加深其在這個專業領域的認知水平。然而專注于專業領域的研究往往容易導致人們沒有時間去思考它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這樣一個個專業領域的科研活動有其自身的價值嗎?它所取得的成就是一個學科的進步,如物理學、化學、植物學、動物學這些細分出來的專業領域的進步,還是整個科學的進步?很多人,特別是那些對科學并沒有多大興趣的人,是從實用性的角度看待科學的,他們認為科學改變了工業、產業、工程技術等,在短短不到兩個世紀的時間完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加速了新科技時代的來臨。很少有科學家會同意對他們努力奮斗取得的成果進行這種功利性評價。但事實上,科學的價值對于科學家們來說是很微妙的,很難有一個標準而統一的答案。但是我想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三點看法。
首先,我認為自然科學與其在大學或其他教學中心教授的學科一樣,用德語來說是Wissenschaft(學問、知識),都是為了豐富人們的知識。想想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如歷史學、語言學、哲學、地理學,抑或是音樂、繪畫、雕塑、考古等,它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人類生存條件“實際的”進步,即便是某些時候它們確實促進了人類社會條件的發展,自然科學的目的當然也不是。
另一方面(這是我第二個觀點),某些自然科學與人類社會生活沒有任何關聯,例如天體物理學、宇宙論、地球物理學的一些分支,如地震學。我們知道地震很少能夠準確地預測,但是我們至少能夠警告人們離開居所,在風暴來臨之前警告漁船返港。地震學能夠做的就是預警處于危險地區的居民,但是這些地區仍然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因為它們往往是人口密集區。人們對于肥沃土地的向往,相較于科學的預警更加緊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