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報告(2022)》 全面系統地梳理了拜登政府的內外政策及其對美國內政外交、中美關系和世界格局的影響。在國內層面,美國面臨持續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經濟衰退、罕見的供應鏈危機、深層的社會危機;在國際層面,美國面臨中國的快速發展、復雜的國際局勢、全球氣候變化等挑戰。拜登政府以對華戰略競爭為抓手,對內踐行“拜登經濟學”,對外回歸地緣經濟戰略,以求系統性地解決危機。
2021年的美國內政外交呈現以下特點:在政治領域,兩黨的政策立場和意識形態繼續向兩極移動,圍繞拜登執政、選舉規則、選區重劃、文化戰爭、最高法院等問題展開惡斗;在經濟領域,美國經濟強勁復蘇,通脹壓力持續上升,各主要市場逐步恢復,大規模的財政支持措施和美聯儲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美國經濟影響深遠;在社會領域,種族構成變化、出生率萎縮、老齡化加重、地區分布失衡等人口結構的變化,影響了美國的政治版圖和經濟資源分配,圍繞族群、性取向、墮胎、吸毒、控槍等問題展開的社會對立、撕裂和沖突愈演愈烈;在外交領域,拜登政府承襲了特朗普政府的“大國競爭”戰略,不斷加劇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略競爭”,同時更強調外交的作用,致力與盟友及伙伴共同應對重大挑戰。
2021年,拜登政府繼續在多個領域全面實施對華競爭戰略,令中美戰略競爭常態化。同時,拜登政府更加強調戰略運籌,注重立法、盟友體系、規則等手段,某些政策也更具進攻性和冒險性。美國對華政策的這些新特點,體現在經貿、科技、地緣政治、意識形態等諸多領域。
倪峰,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黨委書記兼所長,中華美國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8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獲法學學士學位。200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博士學位。分別于1995年、2000年和2009年在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和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尼采國際問題高級院做客座研究員和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國內政治、美國對外政策及東亞安全事務。主要成果有《國會與冷戰后的美國安全政策》《冷戰后的美國對外政策》《美國在東亞的作用》等專著,以及《觀察中美關系的三個維度》《美國大戰略的歷史沿革及思考》《變軌、脫軌、延續——從美國對外戰略的軌跡看特朗普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三個特征》《美國與東亞關系的歷史考察》《失衡與分裂——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政治》《常規因素與非常規因素的匯合——美國對華政策的質變》等論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Ⅰ 總報告 1脫鉤與共存:拜登經濟學與地緣經濟戰略的回歸 羅振興 高智君/001 Ⅱ 形勢報告 22021年的美國政治:始于動蕩,止于對抗,亂中有進 付隨鑫/059 32021年的美國經濟:強勁復蘇,通脹高企 吳嵩博/089 42021年的美國社會:拜登的美國 特朗普的遺產 魏南枝 彭琦 俞鳳 張佳俊/119 52021年的美國外交:“戰略競爭”主導下的調整 劉得手/145 62021年的中美關系:戰略競爭常態化 楊楠/172 72021年的美國軍事:著眼大國戰略競爭加強一體化威懾 張媛 李喆/194 82021年的美國科技:應對挑戰 重塑優勢 趙志耘 劉潤生/219 Ⅲ 專題報告 9美聯儲貨幣政策新框架 馬偉/246 10拜登政府對俄政策的特點、實施與影響 富景筠/269 11中美戰略競爭背景下的“東盟中心地位”與印太秩序的未來 仇朝兵/286 12拜登政府的對外清潔能源政策與發展中國家的清潔能源轉型 趙行姝/322 13拜登政府在碳邊境調節機制問題上的動態分析 劉元玲/342 Ⅳ 附錄 14美國外交大事記(2021年4月~2022年3月) 李曉崗 整理/357 15后記/383 Abstract/385 Contents/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