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歌作為“敘事性文本”,是中國古代“曲合樂曰歌”的一份珍貴而獨特的鮮活范本,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自成一體,是苗族建構自身文化系統,維系族群生存與延續的活的“本文”。本書選取苗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苗族古歌作為主要對象,并從“審美”和“儀式”兩個獨特而又有著極為密切聯系的視角切入,從五個方面展開對苗族古歌美學的深入研究:一是在界定苗族古歌內容范疇和分類的基礎上分析苗族古歌的儀式性特征;二是解析苗族古歌的審美動機;三是探討苗族古歌的審美訴求;四是分析苗族古歌的審美想象、審美形態,進而探討審美意識特殊性形成與表達。五是選取《亞魯王》和《仰阿莎》兩首頗具代表性的苗族古歌為范例,分別進行了循序漸進的深度分析,呈現了苗族古歌審美特征更為具體生動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