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是作者多年來在中國近代思想文化領域中的研習和探索成果。書中指出,面臨近代大□□之時,中國人在追求□□獨立和國家富強的道路上遭遇了諸多挫折。其解決的途徑之一是開眼看世界,翻譯西書以了解歐美國家富強之道,尤其是京師同文館出版的《富國策》傳播廣泛、影響較大。此外,早期維新思想家陳熾的《續富國策》,近代學界對亞當·斯密的紀念和評論等,也反映了國人追尋富強的心聲。
作者學術生涯也已“忽忽”走過了□0余年。收入本書的這些文章,即作者□0余年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中國近代經濟史和思想文化史為主,大致可分為四類。□□類,關于陳熾研究的文章。第二類,關于《富國策》的研究論文。第三類,國家社科□□項目的階段性成果。第四類,為參加學術會議而撰寫的論文。
張登德,□,1973年8月生,山東昌樂人。歷史學博士,先后畢業于蘇州鐵道師范學院、山東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現為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國現代化史、山東地方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出版《尋求近代富國之道的思想先驅——陳熾研究》、《求富與近代經濟學中國解讀的□初視角:〈富國策〉的譯刊與傳播》、《山東對外交往史》(合著)、《齊魯烽火——辛亥革命在山東》(合著)、《甲午戰爭的和戰之爭》(合著)等著作,主編、參編著作多部,發表論文數十篇。
自序
亞當·斯密在晚清中國的境遇考察與分析
近代中國學界對亞當·斯密的紀念與評論
亞當·斯密及其《國富論》在近代中國的傳播和影響
理論與現實:近代中國學界論亞當·斯密與李斯特
晚清《富國策》的譯刊與傳播
《富國策》與西方經濟學在近代中國的傳播
汪鳳藻與《富國策》的翻譯
唐慶增對民國大學經濟學教育的關注和評論
晚清中國對俄修西伯利亞鐵路的反應
論陳熾《續富國策》中的富國思想
論陳熾的農業近代化思想
晚清國人譯書與社會進步
《大眾日報》對淮海戰役的報道和評論
《齊魯公報》對辛亥革命后中國政□的關注和評論
《齊魯公報》與山東辛亥革命
北京鹽務學校研究(19□0-1935)
陳熾教育思想述論
試論陳熾的海防思想
百年陳熾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清流派與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前后陳熾的□□認識
許景澄與晚清海軍建設
周自齊與晚清維新運動
救亡圖存的重要探索——紀念□□□□1□0周年
近現代山東呂劇的興衰與發展
周馥與李鴻章
陳熾交游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