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概述入手,介紹了風景園林的特點及規劃設計方法,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功能原則、生態效益原則、地方性原則等基本原則進行了概括,對園林的場地規劃、色彩構圖、風景園林植物造景設計及園林建筑小品設計進行了探討,闡述了節約型園林規劃設計理論及視覺藝術、美學元素、水景設計、鄉土元素等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的應用,探討了園林生態規劃的原則、步驟與內容。
在現代城市發展過程中,在經濟效益的驅動下,很多城市出現了眾多環境問題,如水污染、霧霾等,這些環境問題讓人們意識到了環境對生產與生活的重要性。為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們開始重視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致力于城市的生態建設,而評判一個城市生態建設效果的重要標準就是風景園林建設程度。因此,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會直接影響整個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影響城市建設中的生態效益,甚至會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可見,做好風景園林的規劃與設計工作,有助于推動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及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城市化建設的進程進一步加快。與此同時,由于國際社會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促使各國加大了改善城市環境的力度。因此,整個社會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需求增加,這為我國風景園林設計相關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契機。但我國風景園林設計相關行業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比如對設計質量的管控不嚴,在追求數量的過程中忽視了風景園林設計的質量,設計的創新性不足等,致使風景園林景觀千篇一律。一些設計者極力追求花哨的設計,忽略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及合理性;還有一些設計者對整個城市的社會文化和人文的協調可持續發展考慮不足:等等。上述問題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相關工程項目建設用料的浪費,最后導致園林景觀不能滿足人們的期望和需求。
通過調研分析可知,導致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設計者沒有正確處理傳統園林理論與現代園林理論的關系。我國傳統園林理論早已自成體系,源遠流長,而現代園林理論的出現僅有短短的幾十年。這兩種園林理論在發展時間上有著巨大的差距,很多設計者難以很好地將兩者進行融合,因此一些現代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往往沒有靈魂。
筆者認為,在規劃設計園林景觀時,設計者要注重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設計人員可深入了解、挖掘當地比較著名的人文傳說和歷史人物,將其靈活地融入園林景觀中。一般情況下,各地區的人們對當地的地方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園林景觀中融入當地文化,使景觀具有一定的文化元素,能夠豐富當地的人文環境。
在風景園林的規劃與設計中,空間布置和空間序列的安排對景觀具有決定性作用。只有合理利用空間,科學規劃景觀序列,才能增強景觀布局的合理性,獲得更好的視覺效果。我國傳統園林的空間布局獨具匠心,設計人員可借鑒傳統景觀園林的空間布局特征,結合實際情況,科學設計景觀布局,靈活運用空間。
動靜結合是空間利用的極致狀態,合理的空間布局要體現空間的動態美和靜態美。因此,設計者在規劃設計園林景觀時要合理利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增加園林的綠化面積,呈現最佳的生態環境。此外,設計者在規劃設計園林景觀時還要結合城市的生態要求和當地的實際情況,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宗旨,在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保證生態環境和諧。
孔令琛,女,山東臨沂人,本科學歷,畢業于天津科技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現就職于臨沂市園林環衛保障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參加工作以來,主要從事園區景觀綠化設計與施工工作。先后在國家刊物及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出版著作一部,獲山東省建筑業QC小組成果獎,《創建節能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獲中國科技技術協會國家科技成果一等獎,獲得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可調式景觀燈”)。
杜輝,男,山東臨沂人,本科學歷,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園林專業,風景園林副高級工程師。參加工作以來,主要從事園林景觀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工作,擔任過技術總工及項目經理,現主要從事一線園林綠化景觀的管養工作。在《現代園藝》《自然科學》等省級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10余篇,獲得一項實用型專利(“一種風景園林枯枝落葉處理裝置”)。
第一章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概述
第一節 園林景觀設計與規劃
第二節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原理
第三節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要求、策略及程序
第二章 風景園林設計的構成要素
第一節 地形
第二節 景觀水體
第三節 植物
第三章 風景園林的美學設計和色彩設計
第一節 風景園林的美學設計
第二節 風景園林的色彩設計
第四章 風景園林植物造景設計
第一節 植物造景的基礎知識
第二節 風景園林樹木景觀設計
第三節 風景園林花卉景觀設計
第四節 風景園林草坪景觀設計
第五章 風景園林建筑小品設計
第一節 風景園林建筑小品在園林建筑中的地位及作用
第二節 風景園林建筑小品發展的歷史沿革
第三節 風景園林建筑小品設計原則與程序
第四節 風景園林建筑小品與環境的協調性研究
第六章 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應用
第一節 視覺藝術在現代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第二節 VR技術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第三節 可持續現代園林景觀規劃中功能景觀理念的運用
參考文獻
《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研究》:
(三)園林景觀規劃的藝術性設計原則及方法
1.園林景觀規劃的藝術性設計原則
藝術性設計是對人們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的思想意識、世界觀進行藝術加工與表達展示的過程。其中,園林景觀規劃的藝術性設計,則是以滿足人們的環境需求為主,它是一項物質性的社會福利內容,在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中,人們的環境需求不僅包括景觀使用需求,還包括精神需求,即通過藝術景觀表現人們社會意識形態的需求,從而通過園林景觀設計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由此可見,園林景觀規劃的藝術性設計,不僅需要滿足人們的景觀使用需求,還要滿足人們的藝術需求,這也是園林景觀規劃藝術性設計的主要目標。
在具體設計中,園林景觀規劃的藝術性設計要遵循整體性與多樣性原則、對比與協調原則、生態性原則。
(1)整體性與多樣性原則
整體性與多樣性原則主要體現在園林景觀的形式設計上,在整體性與多樣性原則下,可組合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的不同線條和圖形,結合不同藝術流派的風格,處理好內容與形式、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使其在統一的設計要求和主題下具有多變的風格。
(2)對比與協調原則
對比原則要求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對不同形狀的物體或存在多種表現形式的物體進行對比,有效體現其景觀特色。而協調原則是指園林景觀的建造材料與布局形式的協調。
(3)生態性原則
生態性原則要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在原有設計經驗和設計理論的基礎上,按照生態學的各項要求,構建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及生態環境秩序,滿足生態、科技、文化層面的需求,使園林景觀設計與城市建設相結合。
2.園林景觀規劃的藝術性設計方法
作為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主流趨勢,園林景觀規劃的藝術性設計是指將藝術理念與景觀設計方案相融合,通過多種藝術性設計手法,表現自然、和諧等藝術要素,同時不斷提升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園林景觀規劃的藝術性設計方法主要有以下四個。
(1)修飾法
修飾法是指在園林景觀規劃中,通過合理利用城市原有的綠色景觀及其空間,有效滿足現代規劃與設計的相關要求,促進城市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在園林景觀規劃的藝術性設計中,修飾法能有效節約城市綠化改造的成本和費用。從綠化屬性上,景觀可分為軟質和硬質兩種類型,并且不同類型的園林景觀,其修飾設計的方法也存在較大的區別。例如,在城市園林景觀中,軟質景觀主要是指自然存在的景觀,如園林中的花、草、樹、木等原生態植物等,可通過稍微修飾或擴大其空間等方式,達到較好的景觀規劃與設計效果;硬質景觀多是人工改造后形成的景觀,修飾設計硬質景觀時,要從人工工藝的改造要求出發,盡量降低景觀規劃中的手工造景難度,提升景觀規劃與設計的效果。
(2)自然法
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以自然環境和景觀為設計靈感來源,因此自然法也是園林景觀規劃藝術性設計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園林景觀規劃的藝術性設計中應用自然法,是以自然規律為基本原則和要求,倡導充分運用各種自然元素,從自然景觀中汲取設計靈感,有效規劃與設計園林景觀,提升其整體質量。例如,在某湖畔水邊景觀項目的設計中,圍繞該湖畔小島中心所營造的樹陣廣場,就是采用自然法進行設計的,在設計中設計師將其作為該景觀項目中的一個多功能休閑場所,其中配置了小型舞臺及花池、座椅等,使湖水環繞著廣場,湖岸景觀自然排布,廣場就像漂浮在湖面上一樣,而湖岸景觀自然排列,整體設計充滿盎然韻味。
(3)布局法
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合理設置結構布局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結構布局對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質量有著重要影啊,只有合理把握空間布局,才能確保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質量。因此,布局法也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主要方法之一。
采用布局法時,一方面,需要通過合理的改造和布局來構造景觀規劃與設計區域的地形,即通過“據高堆山”“依低挖湖”或適當平整土地等手段促進規劃與設計。園林地區的地形變化具有多樣性和層次性,有利于增強園林景觀規劃的設計效果。另一方面,則需要合理利用地形特點,組織和規劃園林景觀的空間,從而達到控制視線、合理劃分和設置空間的效果,并配合園林景觀中的其他要素,達到豐富多樣、自然和諧的設計效果,提高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水平,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支持。
此外,采用布局法時還要從整體與局部等角度考慮園林景觀的造景布置,從而確保園林景觀的規劃與周圍區域的規劃相互協調,促進城市的整體建設和發展。
(4)綜合法
隨著園林藝術理論研究以及人們對園林景觀設計認識的不斷深入,單一的園林景觀規劃藝術性設計方法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為滿足人們對當前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的更高要求,需要綜合運用多種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方法。運用綜合法,有利于合理分配景觀規劃與設計區域的資源,從而提升景觀規劃與設計的質量。例如,在進行水陸造景的規劃設計中,需要以水景設計為主,選擇并著手設置某個水景區域后,再分析和考慮陸地造景的植物配置等有關問題,以保障景觀規劃與設計的整體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