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呂氏春秋》:洋洋二十萬言,堪稱先秦最考究的文字。這是先秦時期中華民族創作出來的最好的文字之一,是那個時代的思想結晶。《呂氏春秋》書成之后,呂不韋曾懸賞千金求改一字而不得。
2.《呂氏春秋》:有“雜家”之名,又有堪稱先秦時代百科全書之實。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
3.根據史實可以大膽推斷:《呂氏春秋》是與青少年秦王嬴政成長而成熟相伴左右的秦的治政重典。作為先秦時期唯一一部可知道確切寫作年代的書,同時又是一部相對而言被忽視了太久的先秦典籍。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把它與《周易》《春秋》《國語》《離騷》等相比并,看作“倜儻非常之人”所作的重要著作。高誘稱它“大出諸子之右”。但“歷代沒有深入研究此書者”。
4.《呂氏春秋》的詩筆記:以探索創新的現代詩歌方式呈現的白話譯文。既注重保有典籍的原汁原味,又具有現代詩歌的韻律和美感。有韻味,有回味。方家作序,開卷有益,掩卷有得。
扎希,為筆名。博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編輯、高級記者。
在《人民日報》《求是》《光明日報》《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學習與研究》和《詩刊》《草堂》等報刊雜志發表哲學、(國際)政治、理論、言論、詩作及新聞報道數百萬字。出版專著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