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過程金屬腐蝕過程與機理》以理論分析-模擬計算-實驗驗證為思路,較為系統地闡述煤化工含鹽廢水、礦井水等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金屬腐蝕過程及機理,包括煤化工含鹽廢水處理過程中突擴管道腐蝕過程及機理、固溶處理條件對302/304不銹鋼微觀組織演變及其在煤化工含鹽廢水中耐蝕性能的影響、煤化工含鹽廢水中2205雙相不銹鋼腐蝕與鈍化行為、礦井水處理系統中復配緩蝕劑的緩蝕性能及機理等。
本書可作為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水處理等科技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任永勝,寧夏大學,主要研究領域:水資源循環利用與綠色化工 研究方向:復雜水鹽體系元素高效分離與轉化的基礎研究與工業應用、廢水處理過程中管線和設備腐蝕及結垢的機理研究及模擬、煤化工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與循環利用; 科研項目:先后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寧夏重點/重大研發計劃項目、寧夏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等多項課題。 科研論文及人才培養:在Int. J. Heat Mass Tran.、Ind. Eng. Chem. Res.、Chem. Eng. Technol., J. Mol. Liq.、J. Chem. Thermodyn.、Fluid Phase Equilibr.、化工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五十多篇。出版專著兩部。2013年、2015年分別獲得自治區優秀論文二等獎各一篇;2014年、2017年、2020年被評為寧夏大學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2015年、2017年、2019年分別有1位研究生論文獲得自治區級優秀碩士論文;培養化學工藝專業研究生6名(學術型),化學工程專業研究生22名(全日制);目前在讀化學工藝專業研究生4名,化學工程專業研究生4名。
第一篇 水處理過程突擴管道腐蝕過程與機理
第1章 突擴管道中流體流動的數值模擬 004
1.1 突擴管道流體流動和腐蝕研究進展 004
1.1.1 突擴管道流體流動的研究進展 004
1.1.2 與突擴流動相關的傳質強化 005
1.1.3 與突擴管道相關的數值模擬 006
1.2 突擴管道的數值模擬 009
1.2.1 突擴管道數值模擬理論模型 009
1.2.2 模型的建立 011
1.2.3 模型的數學描述及邊界確定 011
1.3 突擴管道的數值模擬過程 012
1.3.1 網格的劃分及參數設置 012
1.3.2 突擴管道數值模擬結果 014
參考文獻 018
第2章 突擴管道沖刷腐蝕研究 021
2.1 突擴管道沖刷腐蝕研究進展 021
2.2 實驗設計 021
2.2.1 突擴管道沖刷腐蝕循環系統設計 021
2.2.2 材料和溶液制備 023
2.3 突擴管道沖刷腐蝕過程及機理 024
2.3.1 突擴管道內不同位置質量損失 024
2.3.2 AISI 302不銹鋼突擴管道電化學阻抗測量結果 026
2.3.3 AISI 302不銹鋼突擴管道電極表征 028
參考文獻 032
第3章 不銹鋼熱處理在煤化工含鹽廢水處理中腐蝕性能研究 033
3.1 不銹鋼熱處理工藝研究現狀 033
3.2 實驗 034
3.2.1 實驗方法及樣品制備 034
3.2.2 不銹鋼熱處理后在煤化工廢水中電化學測試 034
3.3 結果與討論 035
3.3.1 不銹鋼熱處理顯微組織變化 035
3.3.2 不銹鋼熱處理后元素分布 038
3.3.3 熱處理后不銹鋼在煤化工含鹽廢水中電化學測試 040
3.3.4 表面形貌 041
3.3.5 不銹鋼熱處理對突擴管道中耐蝕性評價 042
參考文獻 044
第二篇 水處理過程中不銹鋼腐蝕機理與鈍化行為
第4章 固溶處理對304 不銹鋼微觀組織演變及腐蝕性能的影響 049
4.1 引言 049
4.2 實驗材料及方法 052
4.2.1 實驗材料及裝置 052
4.2.2 微觀組織結構觀測 053
4.2.3 電化學測試 054
4.3 結果分析與討論 055
4.3.1 固溶處理對304不銹鋼微觀組織的影響 055
4.3.2 微觀組織對304不銹鋼半導體性能的影響 058
4.3.3 微觀組織對304不銹鋼耐點蝕性能的影響 059
4.3.4 微觀組織對304不銹鋼亞穩態及穩態點蝕的影響 066
4.3.5 分析與討論 072
參考文獻 076
第5章 固溶處理條件對302 不銹鋼在煤化工含鹽廢水中耐蝕性能的影響 078
5.1 引言 078
5.2 實驗材料及方法 079
5.2.1 實驗材料及裝置 079
5.2.2 微觀組織結構觀測 080
5.2.3 電化學測試 081
5.3 實驗結果與分析 081
5.3.1 固溶處理對302不銹鋼微觀組織的影響 081
5.3.2 微觀組織對302不銹鋼電化學行為的影響 085
5.3.3 302不銹鋼表面點蝕坑的表征 087
參考文獻 088
第6章 煤化工含鹽廢水對2205 雙相不銹鋼腐蝕與鈍化行為的影響 089
6.1 引言 089
6.2 實驗材料及方法 091
6.2.1 實驗材料及裝置 091
6.2.2 鈍化膜制備 091
6.2.3 電化學測試 092
6.2.4 鈍化膜成分分析 092
6.3 實驗結果與分析 093
6.3.1 微觀組織形貌 093
6.3.2 鈍化膜的制備 094
6.3.3 鈍化對金屬陽離子遷移的影響 096
6.3.4 2205雙相不銹鋼鈍化后電化學特性 096
6.3.5 2205雙相不銹鋼鈍化膜半導體特性 099
6.3.6 2205雙相不銹鋼鈍化膜成分分析 101
6.3.7 表面形貌 105
參考文獻 106
第三篇 低溫多效蒸餾礦井水處理系統中復配緩蝕劑的緩蝕性能及機理
第7章 緩蝕劑靜態緩蝕性能及緩蝕機理研究 111
7.1 引言 111
7.2 實驗材料及儀器 111
7.2.1 實驗材料 111
7.2.2 實驗儀器 112
7.3 樣品制備及實驗方法 113
7.3.1 樣品制備 113
7.3.2 實驗方法 113
7.4 結果分析與討論 114
7.4.1 緩蝕劑最佳配比的選擇 114
7.4.2 浸泡時間對緩蝕劑效果的影響 119
7.4.3 濃縮倍率對緩蝕劑的影響 121
7.4.4 TA2靜態腐蝕分析 124
7.4.5 樣品微觀分析 126
7.4.6 樣品表面成分分析 129
7.4.7 緩蝕劑的協同效應 132
7.4.8 緩蝕機理 132
參考文獻 134
第8章 90°彎管中流體流動的數值模擬 136
8.1 引言 136
8.2 90°彎管的數值模擬 136
8.2.1 理論模型 136
8.2.2 模型建立 136
8.2.3 模型的數學描述及邊界確定 137
8.3 90°彎管的數值模擬過程 138
8.3.1 網格的劃分及參數設置 138
8.3.2 數值模擬結果 140
第9章 90°彎管中流動腐蝕對緩蝕劑緩蝕效果的影響 143
9.1 引言 143
9.2 實驗材料與儀器 144
9.2.1 實驗試劑 144
9.2.2 實驗儀器 144
9.3 研究方法 145
9.3.1 彎管流動腐蝕循環系統設計 145
9.3.2 實驗材料準備與測試方法 145
9.4 結果分析與討論 146
9.4.1 彎管中腐蝕行為分析 146
9.4.2 彎管中不同位置緩蝕劑的緩蝕效果 148
9.4.3 流速對緩蝕劑的影響 150
9.4.4 其他鋼材的對比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