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鑿運河的國家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我國歷史上的運河不僅開鑿時間早、溝通流域廣,其規劃之嚴密、工程之艱巨、運行之效能,均堪稱世界之最。對我國歷史上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經濟發展和文化的交流起過重要的作用。
《閱讀運河》作者胡其偉、周晨、姜浩通過實地考察記錄了北京至杭州的大運河一線,不僅講述了沿線城鎮與運河的關系,還涉及了城鎮歷史沿革、自然風貌、名勝古跡、社會經濟等等,并附有大量照片。
全書圖文并茂、可讀性強,可作為歷史人文愛好者的學習讀物。
國內研究京杭大運河的學者很多,其中不少學者也對運河進行過實地考察。這本《閱讀運河》既補充了學者們實地考察的不足,又為廣大普通讀者提供一本具有相當學術含量的通俗讀物,拉近了兩者之間的距離。作者胡其偉、周晨、姜浩不僅實地考察了從北京至杭州的大運河一線,還據文獻資料、今存殘跡,勾勒其當年的風貌,恢復其原有的歷史地位,使今人對大運河產生厚重的記憶,并由此產生一游大運河的興趣。
京津篇
一、北京:海子重現輝煌 二閘風光不再
二、通州:一支塔影認通州
三、天津:船到津門始言商
四、楊柳青:村旗夸酒蓮花白 石家大院故事多
冀魯篇
五、滄州:鐵獅空吼 古閘猶存
六、泊頭、東光:泊頭清真寺保存完好 東光鐵佛寺大佛難尋
七、德州:智圣故里 軍事要地 漕運樞紐
八、臨清:鰲磯凝秀 古塔生輝
九、聊城:江北水城名不虛傳 一代名樓光映岱岳
十、陽谷運河三鎮:張秋、阿城、七級
十一、東平湖畔 古鎮連珠
十二、南陽古鎮:運河穿島過 端鼓稀奇腔
十三、南旺:分水龍王廟無水可分 南旺古河道樹木成蔭 京津篇
一、北京:海子重現輝煌 二閘風光不再
二、通州:一支塔影認通州
三、天津:船到津門始言商
四、楊柳青:村旗夸酒蓮花白 石家大院故事多
冀魯篇
五、滄州:鐵獅空吼 古閘猶存
六、泊頭、東光:泊頭清真寺保存完好 東光鐵佛寺大佛難尋
七、德州:智圣故里 軍事要地 漕運樞紐
八、臨清:鰲磯凝秀 古塔生輝
九、聊城:江北水城名不虛傳 一代名樓光映岱岳
十、陽谷運河三鎮:張秋、阿城、七級
十一、東平湖畔 古鎮連珠
十二、南陽古鎮:運河穿島過 端鼓稀奇腔
十三、南旺:分水龍王廟無水可分 南旺古河道樹木成蔭
十四、濟寧:運河重鎮千古風流 太白遺風瓊漿飄香
十五、微山(夏鎮):運糧河聽得民間故事 二級壩泄洪嘆為觀止
十六、韓莊:交通繁忙位置重要 立體交叉群龍騰躍
十七、臺兒莊:英雄城因河而興
江浙篇
十八、徐州:運河之中 戰略要沖
十九、藺家壩:淮海第一關
二十、黃樓牌樓樓外樓 汴河泗河兩交流
二十一、徐州洪、呂梁洪:逝者如斯夫
二十二、徐州船菜與徐州口味
二十三、邳州:洳口七十二廟安在 土山關帝神廟猶存
二十四、新沂窯灣
二十五、宿遷駱馬湖
二十六、皂河乾隆行宮
二十七、西楚霸王 緣牽徐宿 今日宿遷 展現生機
二十八、淮安:三河交匯 人杰地靈
二十九、古鎮河下:商業繁榮 人文薈萃
三十、淮安:漕運咽喉 總漕駐節 總督漕運部院 重見天日
三十一、高郵:城市因郵而興 古塔中流砥柱
三十二、邵伯:臨河而立斗野亭 七賢賦詩傳佳話
三十三、邵伯湖風光無限 鐵水牛降蛟伏洪
三十四、水做的江都 運河的心臟
三十五、揚州:與運河同齡的城市
三十六、人生只合揚州老
三十七、詩畫揚州
三十八、千古風流隋煬帝
三十九、詩渡瓜洲
四十、鎮江:南徐凈域 京口要地
四十一、西津渡街品味千年歷史
四十二、京口三山雄鎮大江 北固古亭佳句傳揚
四十三、鎮江三大怪 個個有來歷
四十四、丹陽:水不在深 有橋則靈
四十五、踏訪丹陽馬相伯故居
四十六、常州:三吳重鎮八邑名都
四十七、運河名鎮——奔牛
四十八、無錫:妙光塔玲瓏剔透 清名橋韻味十足
四十九、蘇州:姑蘇第一街 人家盡枕河
五十、嘉興:三塔夕照 古橋凌云
五十一、余杭塘棲:古運河上僅存七孔石拱橋——廣濟橋
五十二、杭州:人間天堂 漕幫家廟
后記:踏訪歸來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