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意義在于,一方面,通過對社會性別測量的改進,超越現有的環境關心社會性別差異研究困境,從新的理論及經驗路徑推進環境關心變異的研究;另一方面,以環境關心研究為個例,通過社會性別與生理性別測量的比較,探索社會性別測量在解釋社會現象方面的必要性與價值,倡導定量研究對社會性別測量的關注與重視。
第1章 導論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環境關心的定義與主要研究內容
2.2 環境關心的生理性別差異研究
2.3 “圖式關聯”:社會性別如何影響環境關心
2.4 社會性別概念的發展與測量
第3章 研究設計
3.1 核心變量測量、數據獲取與分析策略
3.2 研究路徑
3.3 社會性別測量量表建構
3.4 抽樣設計與實施
3.5 數據清理與樣本概況
3.6 模型介紹與控制變量測量
第4章 社會性別測量與檢驗
4.1 性別角色觀念量表
4.2 性別平等態度量表
4.3 性別氣質呈現量表
4.4 小結
第5章 社會性別與生態世界觀
5.1 生態世界觀及其生理性別差異研究
5.2 研究假設與分析策略
5.3 生態世界觀的測量:新生態范式
5.4 生理性別與新生態范式
5.5 社會性別與新生態范式
5.6 小結
第6章 社會性別與環境風險認知
6.1 環境風險認知及其生理性別差異研究
6.2 研究假設與分析策略
6.3 環境風險認知的測量
6.4 生理性別與環境風險認知
6.5 社會性別與環境風險認知
6.6 小結
第7章 社會性別與環境行為
7.1 環境行為及其生理性別差異研究
7.2 研究假設與分析策略
7.3 環境行為的測量
7.4 生理性別與環境行為
7.5 社會性別與環境行為
7.6 小結
第8章 研究結論與討論
8.1 研究結論
8.2 社會性別與環境關心:基于文化協同進化的圖式關聯
8.3 針對部分研究發現的可能解釋
8.4 研究啟示
8.5 研究局限與未來展望
參考資料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