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信號分選是電子對抗中的核心技術,隨著電子技術與雷達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電子對抗環境呈現出如下的特點:輻射源日益增多,信號密度不斷增大;新輻射源體制不斷涌現,波形復雜多變;輻射源帶寬不斷增大;時域上交疊嚴重。在如此復雜的電子對抗信號環境下,多部輻射源的信號在各維參數上交疊嚴重,導致傳統的基于到達時間的雷達信號分選算法很難滿足需求甚至失效。本書論述了傳統的基于到達時間的信號分選方法。針對復雜信號環境中的信號分選,對當前適合于復雜信號環境分選的三類分選方法,進行了重點論述。最后論述了分選與跟蹤器的模型、設計。
本書共分為9章。第1章緒論,首先介紹了雷達技術的發展趨勢及雷達技術的發展給信號分選帶來的挑戰:然后對國內外信號分選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綜述:最后介紹了信號分選的主要功能與復雜信號環境中信號分選需達到的技術指標。第2章首先對被動雷達尋的器的基本組成及各分系統的主要功能進行了簡要介紹;然后介紹了脈沖描述字的概念,并對信號的各參數的測量原理進行了講解;重點分析了信號環境,就其特點、環境模型、信號的變化樣式以及分選實時性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簡要介紹了信號跟蹤的原理;最后對信號預處理器中的脈沖描述字隊列(FIFO)的設計進行了分析,得出了合理的FIFO深度。第3章對傳統的信號分選方法進行了論述,對信號分選技術發展歷史上經典的信號分選方法進行了介紹與分析,主要包括序列搜索法、相關函數法、PRI直方圖法、平面變換法以及PRI變換法,對這5種(類)方法的特點進行了分析與總結。第4章論述了基于脈內調制特征的信號分選方法,首先對常用的脈內調制特征分析方法進行較為詳細地論述:然后介紹了3類典型脈壓雷達信號的脈內調制分析方法、介紹了一種可工程實現的由粗到細的調制方式識別方法、介紹了基于相像系數的調制類型識別;最后對3類典型脈壓雷達信號的參數估計進行了介紹;除介紹理論外,本章還進行了大量的仿真實驗,驗證理論的可行性。第5章論述基于盲源分離的信號分選方法,可分為正定(含超定)盲源分離與欠定盲源分離兩類,對兩類分選方法分別介紹了相應的原理,并進行了大量的仿真實驗,驗證理論的可行性。第6、7章為聚類分選方法。第6章介紹基于模糊聚類的信號分選方法,首先介紹了模糊聚類分選算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對該算法的多方面改進也進行了詳細論述,其中基于并查集改進后的算法已基本滿足實時性需求,本章同樣進行了大量的實驗仿真。第7章介紹基于支持向量聚類的信號分選方法,首先介紹了支持向量聚類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據雷達信號分選的特點,對該算法的多種改進也一一介紹,并進行了仿真實驗。第8、9章介紹信號分選與跟蹤,第8章介紹了基于寬帶信道化接收機的信號分選與跟蹤,第9章對分選與跟蹤器的設計進行了詳細論述。本書系統全面地論述了信號分選技術。
在本書編撰過程中得到了徐啟鳳、盛陽、王嘉慰以及劉俞辰等人的幫助,他們對本書的結構及內容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與建議,在此對他們表示感謝。同時感謝國家自然基金61671168和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的資助。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難免有疏漏與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