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通過各個公司在工程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效能創新上的最佳實踐,以及對案例的分析和總結,為其他公司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以幫助大家更快速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本書共包含22個實戰案例,涵蓋了研發效能提升、數字化實踐、敏捷轉型、研發管理、人才培養、AI視覺分析引擎構建等軟件研發各個領域的多個方面,適用于軟件研發行業中的各類管理人員和從業者。
茹炳晟,業界知名實戰派軟件研發效能和軟件質量雙領域專家,硅谷先進研發效能理念在國內的技術布道者,中國計算機學會(CCF)TF 研發效能 SIG 主席;現任騰訊Tech Lead,騰訊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騰訊技術委員會委員。研發效能宣言發起人,中國商業聯合會互聯網應用技術委員會智庫專家,IT 圖書年度最具影響力作者;多本技術暢銷書的作者,著有《軟件研發效能提升之美》《測試工程師全棧技術進階與實踐》《高效自動化測試平臺設計與開發實戰》等圖書,主持編寫多本軟件技術白皮書,團體標準《軟件研發效能度量規范》核心編寫專家;國內外各大軟件技術峰會的聯席主席、技術委員會委員和專題出品人。
目 錄
1 對抗軟件規模與復雜度的戰爭 1
1.1 從Google的一頁PPT開始談起 2
1.2 軟件研發永遠的痛:規模與復雜度 2
1.3 軟件復雜度困局 3
1.4 軟件研發的復雜度從何而來 3
1.5 軟件復雜度的分類 5
1.6 隨處可見的隨機復雜度 6
1.7 失控的軟件復雜度 7
1.8 常見的錯誤應對方式 7
2 GPT-4開啟“軟件工程3.0”全新時代 10
2.1 軟件工程1.0 11
2.2 軟件工程2.0 12
2.3 軟件工程3.0 14
2.4 總結 22
3 低成本產品創新的M2V6P框架 26
3.1 今天做產品創新的困境 27
3.2 產品創新領域的應對——MVP 28
3.3 從MVP到M2V6P框架 29
3.4 M2V6P框架的應用 31
3.5 方法論無法“包治百病” 33
3.6 最后再聊聊“低成本” 36
4 惟客數據湖倉一體化實踐 37
4.1 背景 38
4.2 惟客數據湖倉一體的演進 38
4.3 商業地產建設案例 44
4.4 總結 46
5 開源云計算軟件技術創新實戰 47
5.1 從CI/CD到DevOps的創新思路 48
5.2 開源基礎設施OpenStack項目背景 50
5.3 在OpenStack項目中開發PCI SR-IOV新功能實戰 51
5.4 云原生背景 58
5.5 在Kubernetes項目中開發自動擴展功能實戰 59
5.6 在Istio和Envoy項目中開發安全增強及性能優化功能實戰 62
5.7 云計算技術的發展趨勢 67
6 打造高效研發團隊 71
6.1 組織架構篇 72
6.2 研發流程篇 76
6.3 績效考核篇 81
6.4 團隊文化篇 86
7 從0到1,創新項目取舍之道 91
7.1 案例背景 92
7.2 創新項目從0到1的演進策略 93
7.3 在成熟技術體系中如何快速創新 94
7.4 技術如何與創新業務齊頭并進 96
7.5 總結 96
8 訓戰結合體系化提升關鍵人才能力實戰 98
8.1 概述 99
8.2 關鍵活動介紹 103
8.3 總結 108
9 研發效能提升“三把斧” 109
9.1 研發管理——以敏捷開發和DevOps實現持續交付 110
9.2 組織架構——重構組織架構,加速價值流動 114
9.3 系統架構——拆分、容器化、云原生實現彈性交付與運行能力 116
10 抽象分支在重構軟件產品中的運用 126
10.1 抽象分支 127
10.2 代碼的“壞味道” 128
10.3 需求與版本演化 130
10.4 執行“重構+重寫”策略 131
10.5 總結 136
11 數字時代的架構思維 138
11.1 什么是數字化轉型 139
11.2 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 141
11.3 企業如何提升能力以迎接數字化 146
11.4 如何培養數字化人才 148
12 敏捷績效領導力——OKR+Scrum的融合實踐 150
12.1 管理挑戰 151
12.2 OKR和敏捷 152
12.3 融合實踐案例 156
13 基于用戶任務的產品機會洞察實踐 160
13.1 什么是用戶任務 161
13.2 用戶任務的價值 162
13.3 用戶任務的分類 163
13.4 基于用戶任務的產品機會洞察 164
13.5 總結 170
14 從團隊優先的視角打造高效能研發組織 171
14.1 研發組織效能管理之痛 172
14.2 團隊優先的不同視角 175
14.3 團隊優先的組織落地 178
14.4 團隊優先的效能轉型 182
14.5 總結 186
15 轉轉一體化監控系統 187
15.1 背景概述 188
15.2 調研選型 190
15.3 落地實踐 191
15.4 效果收益 202
15.5 總結 206
16 SAFe規模化敏捷質量內建實踐與思考 207
16.1 規模化敏捷體系SAFe 208
16.2 SAFe關鍵事件與質量內建 209
16.3 SAFe事件的背后 219
16.4 總結 221
17 華潤銀行敏捷轉型案例 222
17.1 從“平面作戰”到“立體作戰” 223
17.2 從“疲于奔命”到“整齊行軍” 225
17.3 從“兩眼一抹黑”到“透明化”戰場 226
17.4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227
17.5 好鋼用在刀刃上 229
18 以終為始,目標驅動的研發效能度量實踐 230
18.1 要想很好地度量某種東西,必須理解為什么要度量它 231
18.2 業界目標驅動的效能度量方法 233
18.3 落地目標驅動的效能度量實踐 235
18.4 總結 241
19 數字化與數據中臺的一些思考 242
19.1 數字化與數字化轉型 243
19.2 數字化轉型與數據中臺 244
19.3 數據中臺建設思路與實踐 246
20 研發過程的數字化實踐 251
20.1 研發流程智能化 252
20.2 業務異步化轉型 254
20.3 軟件供應鏈安全 259
20.4 激發員工創造力 259
21 測試技術轉型方法與實踐 262
21.1 概述 263
21.2 交付團隊的形態 263
21.3 測試技術不是提升質量效能的“銀彈” 268
21.4 團隊如何選擇合適的技術 270
21.5 總結 273
22 領域驅動設計啟發下的AI視覺分析引擎構建 274
22.1 視覺分析引擎需要解決的問題 275
22.2 使用限界上下文處理領域的復雜度 278
22.3 通過領域建模處理業務實現的復雜度 282
22.4 使用架構模式簡化設計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