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社會的哲學觀察-(探尋“知行合一”的行動模式)
定 價:¥139
中 教 價:¥83.40 (6.00折)
庫 存 數: 3
本書是一部帶著知行合一的追求對風險社會進行哲學觀察和思考的著作,對工業社會中的普遍主義必然性和形式化進行了反思,揭示這三個方面的追求造成的社會割裂,以及最終將人類領進了風險社會。
全書對人類陷入風險社會后出現的去等級化非中心化和個體性解構的趨勢作出解讀,認為其中包含人類社會根本性變革的隱喻,即工業社會在整體上正在遭到否定,并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生成開辟道路。
作者認為,風險社會使人的生命價值再一次凸顯出來,而且人的生命價值是植根于人的共生共在之中的,是需要在人的共生共在中加以實現的;風險社會將有著不同于工業社會的科學及其知識生產方式,也將有著全新的意識形態;風險社會中的一切社會建構,都是為了增益人的合作行動的自主性,而合作行動則是以即時行動的形式出現的。
張康之,浙江工商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BU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7);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首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先后曾在國內外120多所大學任兼職教授、客座教授、講座教授。主要從事社會治理哲學與文化研究。發表學術論文70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等30多部。部分成果獲得:教育BU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4次);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次);亦獲得吳玉章獎等社會性評獎數十項。教學成果獲得省部級以及學校一等獎、二等獎多次。曾被評為校級優秀黨員等。
導論 認識與實踐
第一節 認識、實踐:分離與融合
第二節 認識論的認識與實踐
第三節 實踐論的認識與實踐
第一章 世界的觀念需要調整
第一節 普遍主義的終結
第二節 基于偶然性而行動
第三節 工業社會的形式化之維
第二章 把握社會的新特征
第一節 等級結構的解構
第二節 去中心化的征程
第三節 個體性的消解
第三章 對人及其價值的素描
第一節 人的生存意識和生命觀
第二節 重估人的生命價值
第三節 生命價值的優先性
第四章 風險認知與知識生產
第一節 風險認知的問題
第二節 知識生產的新審視
第三節 理性知識與經驗知識
第五章 真理、意見與意識形態
第一節 解析真理與意義
第二節 分辨真理與意見
第三節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意識形態
第六章 行動的目的性與自主性
第一節 行動的合目的性問題
第二節 行動的自主性原則
第三節 行動者的道德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