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戰爭與地要天時》是宋杰教授三國戰爭系列中的第三部,書中收錄了有關三國兵爭的九個專題研究,深入探討董卓與關東諸侯戰爭的起因、過程、特點與歷史影響;曹操對天府之國關中的逐步控制、征伐與經營,以及該地在曹魏建國后發揮的重要作用;吳魏逍遙津之戰的背景、規模及魏軍的斬將搴旗戰術,通過孫權遇險反映出來的性格特點;劉備攻取益州的經過與謀略,此后他重返荊州作戰兩次失利的原因;漢末三國的重鎮孱陵與公安,三國戰爭中的險要關塞陰平,有著怎樣重要的戰略作用;漢末三國交戰各方所設置的軍師,天時對三國戰爭有著怎樣的影響。
- 三國專家、軍事地理學者宋杰教授推出新著,三國兵爭系列又填新品種
- 《三國兵爭要地與攻守戰略研究》續編、《三國軍事地理與攻防戰略》姊妹編
- 三十張作者手繪地圖,雙色印制,形象展示三國時期地形、攻防路線
宋杰,著名歷史軍事地理學者,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及歷史軍事地理,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著有《三國兵爭要地與攻守戰略研究》《三國軍事地理與攻防戰略》《三國人物風云錄》《先秦戰略地理研究》《兩魏周齊戰爭中的河東》《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漢代監獄制度研究》等,其中《漢代監獄制度研究》入選2012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三國第一戰董卓與關東諸侯的戰爭
一、董卓進京前后的軍事實力
二、關東諸侯起兵前董卓人事安排的失策
三、關東諸侯起兵后的部署態勢
四、董卓對關東諸侯起兵的應對舉措
五、董卓回到關中后的倒行逆施與滅亡
六、董卓與關東諸侯戰爭的特點和影響
七、董卓余黨的崛起與衰亡
曹魏的戰略重地關中
一、關中歷史地理綜論
二、赤壁戰前曹操對關中勢力的籠絡與控制
三、曹操西征關中的戰役
四、曹操對關中的經營和利用
五、關中在曹魏建國后的重要作用
六、結語
逍遙津之戰雜議
一、孫權進攻合肥的反常之處
二、孫權究竟出動了多少兵力
三、張遼使用的斬將搴旗戰術
四、從逍遙津遇險看孫權的性格特點
劉備攻取益州的經過與謀略
一、《隆中對》規劃的跨有荊益
二、劉備占據荊州、策劃入蜀的三次良機
三、劉備離荊入蜀的經過
四、葭萌起兵與雒城受阻
五、諸葛亮等入蜀助戰,迫降劉璋
六、結語
劉備重返荊州作戰的兩次失利
一、南三郡之役由來與劉備的失敗原因
二、夷陵之戰的經過
三、夷陵之戰劉備失敗的原因
四、結語
漢末三國的孱陵與公安
一、孱陵之由來與公安城的建立
二、劉備統治時期的公安
三、諸葛亮、關羽鎮守荊州時期的公安
四、呂蒙與諸葛瑾治下公安的軍政情況
五、諸葛融治下公安的軍政狀況
六、吳國末年樂鄉都督治下的孱陵、公安
三國戰爭中的陰平
一、陰平郡縣建制的由來
二、陰平郡的地理、交通概況
三、劉備、諸葛亮與曹魏對陰平郡的爭奪
四、蜀漢更改北伐戰略對陰平地區的軍事影響
五、曹魏滅蜀前夕的形勢與陰平戰備情況
六、鐘會、鄧艾伐蜀之役中的陰平
漢末三國的軍師
一、軍師的起源與流變
二、曹操的首位軍師周?
三、為曹操謀劃多年的軍師荀攸
四、曹操與魏國設立的各種軍師
五、蜀漢的軍師
六、孫吳的軍師
天時與三國的戰爭
一、曹魏西晉與孫吳作戰的季節性
二、盛夏出征,兵家所忌
三、颶風對火攻和水戰的影響
四、霖雨及干旱對戰役的作用
五、順應天時,趨利避害
插圖目錄
圖一 東漢末年洛陽周邊形勢圖
圖二 關東諸侯討伐董卓進軍示意圖
圖三 漢獻帝、董卓西遷長安路線圖
圖四 東漢末年關中政區示意圖
圖五 漢獻帝東遷許都路線圖
圖六 曹操西征關中路線圖
圖七 夏侯淵平定隴右示意圖
圖八 曹操西征漢中示意圖
圖九 三國魏蜀邊境形勢圖
圖一○ 諸葛亮首出祁山示意圖
圖一一 諸葛亮兵出五丈原示意圖
圖一二 姜維駱谷之役示意圖
圖一三 諸葛亮再出祁山示意圖
圖一四 曹真、司馬懿伐蜀示意圖
圖一五 鐘會進兵漢中示意圖
圖一六 劉備入蜀路線圖
圖一七 劉備、諸葛亮、張飛、趙云攻取益州路線圖
圖一八 蜀吳南三郡之役示意圖
圖一九 夷陵之戰前夕形勢圖
圖二○ 夷陵之戰陸遜反攻示意圖
圖二一 孱陵、公安與荊州江南四郡示意圖
圖二二 孫吳公安、江陵地區示意圖
圖二三 西晉攻占樂鄉、江陵、公安示意圖
圖二四 蜀漢陰平郡建置圖
圖二五 陰平道路示意圖
圖二六 姜維出征狄道、襄武(公元 254 年)示意圖
圖二七 姜維洮西、狄道之役(公元 255 年)示意圖
圖二八 姜維侯和之役(公元 262 年)示意圖
圖二九 姜維退守劍閣(公元 263 年)示意圖
圖三○ 鄧艾偷渡陰平(公元 263 年)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