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拓展規劃讀本:物理與科普》通過整合文獻的部分相關內容,以科普的視角介紹了高等院校中物理教育的相關問題,其內容涉及物理教育概述,科普概述,物理教育中的科普屬性和科普在物理教育中的作用,物理(實驗)課程在科學道德層面、科學精神層面等的科普意義,物理教育中的科普實踐形式與物理(實驗)課程中的科普實踐形式。
第一章 物理教育
第一節 高等教育
第二節 物理教育
第三節 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第四節 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第二章 科普概述
第一節 科普學理論
第二節 高等院校科普
第三章 物理教育與科普的關系
第一節 物理教育的科普屬性
第二節 科普在物理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章 物理(實驗)課程的科普意義
第五章 物理教育中的科普實踐
第一節 物理教育中的科普實踐形式
第二節 物理(實驗)課程中的科普實踐形式
參考文獻
二、高等院校科普的意義
普及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指導提高下的普及。從這個角度來看,科學研究和科學教育便是科普的源頭。而現代大學以教育、科研為其主要職能,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是學術探究的殿堂,大師云集,人才薈萃。因此,高等院校理應是科普的重要基地。況且,由于大學生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素質,所以在高等院校開展科普,起點高、見效快。另外,按照科普學理論,科普不但需要采用口頭的、文字的方式進行普及,而且有條件的科普組織還要亦科研、亦教育、亦文化形成一個綜合性的新型實體,那么,高等院校就是最好的科普新型實體之一。
在這樣的實體中開展科普,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高等院校科普在大科學時代顯得尤為重要:20世紀后半葉以來,科學研究的規模擴大,科學研究的合作性增強,人類進入了大科學時代。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的高等院校的性質和功能也發生了重要變化。高等院校不但要從事科學研究、科學技術創造,成為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而且還要從事科學技術向現實社會生產力的轉化工作,成為高新科學技術成果的輻射中心;不但要承擔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基礎科學教育、專業科學教育甚至跨學科科學教育的重任,而且還要承擔科學知識和技術普及的重任.而科學技術普及應該成為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有條件時,有關大學可開設科普學和科普工程學課程,設立科普專業等)。這是當代高等院校適應大科學時代社會發展,和具有T形知識結構人才終身學習發展的內在要求。
(2)高等院校科普在大科普格局中不可或缺:在全面推進和創新科普事業的大科普格局中,高等院校應該發揮其綜合優勢,應該整合高等院校科學資源,突出高等院校科普特色,進一步傳播前沿的科學技術成果、創作優秀的科普作品、培養大學生科普志愿者。事實上,按照多級傳遞式科普理論,大學生可以作為二傳手或中轉站的角色,向周圍的人(包括自己的親人等)雙向交流、傳播科技信息,而高等院校科普可以促進這項工作,促進大學生加入科普志愿者隊伍,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通過普及科技知識,可以調動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大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學習專業知識,深化他們的科學基礎知識,擴大他們的科技知識領域;可以引導他們建立熱愛科學、不斷學習的良好習慣,建立能最充分顯示個性基本需要的、體現個性心理性質重要特征的穩定的興趣,并從非專業的角度拓展知識面,儲備交叉學科知識。
(4)科普不僅僅是普及科學技術專業知識,還包括科學技術史記載的科學人物的思想觀念、科學研究的典型事例、科學發現的演變過程,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觀等知識與觀念的普及。通過這樣的科普和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大學生能夠在掌握和提高基礎知識和本專業科技知識的同時,在接受專業教育的同時,接受更多科學技術史、科學哲學、科學技術方法論等方面的教育,從而點燃他們的科學激情,激發他們的科學想象力,激勵他們更加認真學習基礎專業知識,培養他們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提升他們的理論素質、哲學素質、綜合科學素質、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