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需要一個正確的心態(tài),更需要科學的方法,不要肆意安排男孩的人生,要給他選擇的能力,而不要替他選擇;交給他人生的舵盤,而不是為他掌舵。只有這樣做。男孩才能更有出息,才能真正地活出自我。
《培養(yǎng)有出息男孩的100個細節(jié)》是一本針對男孩的培養(yǎng)方法和理念的書,讓父母根據男孩的特性來教導和撫育他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獨立、眼界、品行、個性、主見、堅強、自愛、樂觀、能力,匯集各國優(yōu)秀媽媽口碑相傳的教子秘笈,看愛迪生、愛因斯坦、克林頓、杰克·韋爾奇的媽媽怎么說,怎么做!《培養(yǎng)有出息男孩的100個細節(jié)》走進男孩內心世界,分析男孩成長軌跡,深刻解讀教子點滴!
第一章 男孩獨立要趁早:父母學會放手,男孩才有出息
那些溫柔的陷阱
給男孩一片獨立的陣地
從一個選擇的機會開始
每個男孩都需要一次獨行
男孩應該有勇氣、敢作為
從小小家務活開始
讓男孩自己爬起來
小男人的大人格
尊重讓男孩越來越成熟
讓他決定自己的一些事情
這世上沒有受不了的苦
多給孩子一些嘗試的機會
讓男孩成為他自己
給男孩發(fā)言權的意義
愛頂嘴不是壞事兒
第二章 堅強是生命的徽章:跌倒后,別空著手爬起來
讓男孩自己站起來
給孩子一個“冒險”的樂園
挫折不是“絆腳石”
困難不是男孩的敵人
珍惜生活對男孩的檢閱
鼓勵男孩的冒險精神
生活不相信眼淚
挫折并沒有那么可怕
失敗的經驗沒人賣
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讓男孩堅守自己的堡壘
第三章 責任感澆灌優(yōu)秀男孩: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埋單
不做孩子的保姆
在男孩的肩上壓一個擔子
上演一次“小鬼當家”
媽媽爸爸都不容易
是就是是,非就是非
先道歉,再承擔
反省,反省,再反省
別再為孩子收拾殘局
沒有人愛聽你的借口
誠信是男孩光輝的肩章
幫助男孩改掉說謊的毛病
越信任,男孩越負責
有擔當是男孩的氣度
改掉拖拖拉拉的小毛病
送給男孩部分“責任”
第四章 為男孩播種自信:不自信的孩子,永遠不會有快樂
告訴男孩他是最棒的
永遠不過時的贊美術
守護敏感男孩的自尊心
如何面對膽小的男孩
自卑是男孩人生中的柵欄
不比較才是好父母
送給孩子贊美和微笑
人前絕不說人
不做只看缺點的家長
在男孩面前不要太強勢
玩出孩子的自信心
讓男孩只和自己比賽
給男孩一面鏡子
第五章 教出小小男子漢:心有多寬。路就有多長
養(yǎng)育出氣度不凡的男孩
第一印象效應
為男孩種上幽默的種子
讓稚嫩的心多一分包容
愛心不是女孩的專利
珍惜男孩的惻隱之心
在字典里寫上感激和愛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別讓嫉妒成為交際障礙
獲得好人緣的本領
教育男孩要心中有他人
讓男孩學會傾聽
分享讓男孩收獲更多
讓合作變成,陜樂的事
讓男孩生活在集體中
第六章 打造男孩的競爭力:男孩的未來,自己來規(guī)劃
好奇真的害不死貓
別讓男孩與思考絕緣
讓孩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注意力要集中,再集中
為那些奇思妙想鼓掌
別拿孩子的想法不當回事
思考是孩子自己的事
破壞行為不可怕
選擇孩子喜歡的,喜歡孩子的選擇
認真對待“問題兒童”
讓男孩學會判斷
先學思考,再懂辨析
別被壞情緒牽著走
第七章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學會管理金錢
“我的錢并不是你的”
自己的雙手最可靠
從來紈绔少偉男
提前鍛煉男孩的財商
男孩為什么窮著養(yǎng)
別讓鈔票滿天飛
不妨讓男孩“窮”一回
要花錢,自己掙
家家都要有“零花錢規(guī)則”
別讓你的男孩大手大腳
儲蓄和投資從小做起
誰為“壓歲錢”把關
別讓男孩做“啃老族”
第八章 別讓男孩敗給情緒:關鍵的時候扶孩子一把
給男孩一顆樂觀的心
另一種形式的堅強
揮散心中的陰霾
男孩,說吧說吧不是罪
沒有什么不可能
點燃男孩對生活的熱情
悲傷沒有什么大不了
把憂郁裝到小匣子里
藍天上總有烏云
價值百萬美金的微笑
給男孩指出第二個選擇
尊重讓男孩越來越成熟在一個商店里,有個小男孩注視著一輛帶鐵軌的玩具小火車很久了。終于,他忍不住告訴爸爸,他很喜歡這輛火車。
爸爸聽了男孩的話后,看了看玩具小火車,便對他說:“這火車太貴了,爸爸沒那么多錢買,我們到別處去看看好嗎?”孩子想了想說:“那好吧,不過,我不想去看別的車了。爸爸,等你有了錢再幫我買,好不好?”說著,小男孩就拉著爸爸的手走開了。
周圍人看到這一幕后,都對這個小孩贊不絕口。有人便問男孩的爸爸:“你是如何讓孩子這么懂事的呢?”這位父親微微一笑,回答:“其實也沒什么。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們之間就相互尊重,孩子對的,我尊重他的意見;孩子錯了,我絕不會遷就他,會找理由說服他,要求他也尊重我。相互尊重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多好的習慣!依靠相互尊重的習慣,就可以使孩子變得懂事。這大概是很多家長沒有想到的。
很多教育專家認為,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沒有尊重,就談不上教育。事實也是如此,尊重孩子不僅因為他們年齡小,需要愛護、關心和培養(yǎng),還在于他們從出生起就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對此,家長不可不尊重。尤其是男孩,性格一般都比較倔犟,往往吃軟不吃硬,如果父母動輒就打罵他,他就會產生逆反的心理;相反,對于那些尊重他人格的人,則會從心底接納。
事實上,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能夠以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教導孩子,往往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同時,也能讓孩子更加明白事理,變得成熟。當你持尊重的態(tài)度教育孩子時,不僅能讓孩子學會尊重,更能讓他接受你的教育。
著名思想家李叔同曾經是一名教師,他的品格修養(yǎng)非常好,深受大家的敬重。他對每個人都持有相同的尊重,即便是教育學生也不例外,因此,學生們都很喜歡他。
有個學生上音樂課時不唱歌而看別的書。李叔同看在眼里,但他沒有馬上責備學生。
等到下課后,他讓那個同學到教室外面來,然后用很輕而嚴肅的聲音和氣地說:“下次上課時不要看別的書。”說過之后,他還要對著同學微微一鞠躬。
有一次,下音樂課了,一個學生無心把門一拉,發(fā)出很大的聲音。
李叔同趕忙出門把那個學生和氣地叫了回來,并告訴他說:“下次走出教室,要注意輕輕地關門。”然后對那個學生鞠躬,送他出門,輕輕地把門關上了。
李叔同尊重他人的態(tài)度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謙謙君子之風贏得了所有師生的贊美,而學生們也受到了這種風度的影響,變得更加穩(wěn)重有禮。
生活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尊重孩子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只有立足于生活,才能讓孩子了解生活,變得更加通明事理。
孩子講話時,你不但要認真聽,有時候還要蹲下來,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以避免讓他有“低一等”的感覺;孩子不吃飯時,也不要硬逼他,孩子做錯了事,也不要一味地訓斥;要孩子做一些事情也不必用命令的口吻。
有一天,小托尼和爸爸約好去游樂園,等他收拾完畢,發(fā)現爸爸還在寫論文,托尼催促爸爸:“快點走吧,回來再寫不行嗎?”爸爸用商量的口氣對他說:“托尼,這個論文很重要,我想我要把它寫完才能陪你去玩,你先自己找些事情做,等一會兒我寫完了一定陪你去玩,好嗎?”小托尼想了一會兒,便默許了爸爸的建議,自己出去了。當爸爸寫完論文去找托尼的時候,發(fā)現他正在看一本故事書,爸爸說:“好了,我寫完了,可以走了嗎?”托尼放下書,認真地對爸爸說:“請等一下,等我看完這個故事好嗎?”爸爸聽了,莞爾一笑,便很有耐心地坐到沙發(fā)上,一直等著托尼把故事看完,然后一起走向游樂園。
然而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并不是這樣對待孩子的,他們總是讓孩子等待自己,自己卻從來不肯等待孩子,尤其是男孩性子比較急,有時會為此爭論,也就會因此受到責罵。這樣的行為往往讓男孩覺得父母不夠尊重自己,從而不愿意與父母相處。
父母應該給男孩一些自由的空間,讓他體會到父母是尊重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