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爸爸從來不是一個監督者,而是一個參與者。與來自媽媽的教育不同,爸爸主要從品格培養和做人道理兩方面對孩子產生影響,而媽媽則會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方面發揮作用。
《好爸爸要和孩子做的100件事》(作者張永年、李潔)由一線教師精心編著,同時也是一位普通父親20多年的經驗傳授。內容簡單實用、易操作,實踐效果顯著,將教育技巧、親子溝通與濃濃親情全部囊括其中,送到爸爸們的手上。
《好爸爸要和孩子做的100件事》作者詳細而旗幟鮮明地給出了爸爸與孩子的相處之道,指明了爸爸應該和孩子一起做的100件事,包括學習、品質、習慣、健康等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十個方面。以新穎、具體、指導性較強的小事為例子,為爸爸在教子大計中加分。
不能小瞧父親對孩子發展的影響,在家庭教育中,假如把父親比做一棵 大樹,那么母親就是一片綠草地。母親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溫情、舒適感;而 父親要給孩子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對孩子在品格培 養、智力發展、社會心理以及性格塑造等方面的影響,母親都不能替代。因 為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強的目的性、計劃性,而且父親的知識面很廣, 可以給予孩子更好的詮釋,教育孩子要有獨立、果斷的生活習慣,要勇敢和 富有冒險精神…… 現在,大量研究資料表明,那些和父親接觸少的孩子。無論是身體還是 心理發育上都相對有一些缺陷,也就是專家所說的“缺少父親綜合癥”。“ 父愛如山”是人們對深沉、厚重的父愛最恰當的形容了。這是因為父親在孩 子的成長路上充當著指路人、守護神的角色。但是在這里,我們提倡愛孩子 就要表達出來,因為自己對孩子的愛、關心、照顧以及情緒的感染。甚至一 舉一動、一怒一笑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獨特的作 用。 做一個好父親,就要陪他一路成長,陪他一起接受風雨的考驗。經常帶 著孩子去電影院看動畫片或者陪他一起玩拼圖、搭積木。不要認為這些活動 毫無意義,這些是孩子的成長之路上必不可少的環節。既增強了能力,增長 了見識,還能溝通感情。做孩子可以信賴的朋友。經常擠出時間和孩子在一 起。參與孩子的活動,做些有趣的游戲;做孩子可以信賴的師長,經常注意 那些孩子想到的和關心的事情,采用自然的方式來教育、引導孩子學習。同 時,在孩子面臨種種人生選擇時,父親作為一個協商者,尊重孩子的意愿。 善意地分析利弊,提出建議,讓孩子的能力更強、做得更棒。 做一個好父親,陪孩子多走走、多看看、多動手,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能 力的人。這種能力表現在不僅能面對未來的風雨,更能在風雨之后變得更為 強壯! 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有:李潔、張媛、何玉花、齊海英、魏巍、郭紅霞 、季慧、李良、陳莉、白晶、張曉義、李淑云、曾曉麗、霍秀蘭、霍立榮、 楊春明、張來興、陳鶴鯤、顧新穎、李淳樸r、陳方瑩、薛翠玲、楊佩薇等 ,特此感謝! “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英國著名學者哈伯特這樣說。人們對 于母親在家庭中的作用往往能夠充分重視,因為每個家庭確實少不了母親的 存在。但這并不意味著父親在家里的地位就低于母親,或者說父親對于孩子 成長的重要性不及母親。當然,父親在家庭之外還有很多的責任,。使他們 與孩子的接觸時間有限,但父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卻不會因為這一點而發生 改變。 本書主要從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出發,從孩子學習、性格、習慣等多方面 講述好爸爸應該如何陪孩子一起成長。本書事例非常有趣味性,語言平實, 貼近生活,是一本吸引力強、能引起家長強烈共鳴的指導性讀物。
張永年,一線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教育科學研究20余年。曾獲”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教師先進個人”、“省級教育科學研究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其教育實驗研究曾獲省級教育科學規劃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在省和國家級教育類報刊雜志發表過《情感教育的目標和策略》《教學策略之構想》等文章20多篇。著有《教養從心開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趣題巧解》等書。
第一章 做個和孩子一起“游戲"人間的好爸爸
和孩子一起放風箏
和孩子玩捉迷藏
和孩子一起畫畫
和孩子一起玩水
陪孩子捏橡皮泥
和孩子一起玩拼圖
多陪孩子下棋
和孩子玩撲克牌學數學
和孩子多做一些思維游戲
和孩子一起坐過山車
第二章 孩子的生活感悟是好爸爸引領出來的
和孩子一起寫感謝信
讓孩子和你參加一次葬禮
盡可能帶孩子去看看殘疾人的才藝表演
和孩子一起去獻愛心
和孩子一起去做志愿者
陪孩子觀察小動物
指導孩子寫成長回憶信
謀生的時候最好讓孩子陪在身邊
和孩子一起當家,體驗柴米油鹽
和孩子一起兌現諾言
第三章 孩子的榜樣是好爸爸塑造出來的
和孩子一起用書籍代替電視
和孩子一起追求高效率
和孩子一起完成減法教育
和孩子一起提高人文素養
和孩子一起改正粗心的壞習慣
和孩子一起每天做運動
和孩子一起樹立高遠的目標
和孩子一起去感思
和孩子一起在反思中獲得進步
和孩子一起享受快樂
第四章 孩子的精神品格是好爸爸培養出來的
和孩子一起管理自己的情緒
和孩子一起做一個孝順的人
和孩子一起進取
和孩子一起學會賞識
和孩子一起品嘗分享的快樂
和孩子一起走向堅強
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和孩子一起體驗爬山的樂趣
和孩子一起去游泳
和孩子做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
第五章 孩子的見識是好爸爸“催化”出來的
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盡可能多帶孩子進行長途旅行
帶孩子去野炊
陪孩子一起逛逛書店
帶孩子參觀科技館
帶孩子參觀歷史博物館
和孩子一起去感受奇妙的藝術世界
帶孩子聽演講,感受一下語言魅力
和孩子去參觀著名的大學
與孩子一起“異想天開”
第六章 孩子的成才之路是好爸爸一手修建的
和孩子一起吃苦,
和孩子一起愛惜糧食
和孩子一起面對暫時的失敗
和孩子一起從故事里體味人生
和孩子保持“等高”的距離
坐下來,和孩子交談
經常和孩子商量一些事情
和孩子平等地爭辯一些事
偶爾和孩子“玩玩”幽默
和孩子一起面對摔倒
第七章 孩子的能力是好爸爸鍛煉的
和孩子一起逛街
購物之前和孩子做一下預算
和孩子一起嘗試“分期付款”
和孩子一起掌控零花錢
和孩子一起承擔財務責任
和孩子一起開設他自己的理財賬戶
和孩子做同事
和孩子一起修理損壞的玩具
和孩子一起做“節約標兵”
和孩子一起認識勞動與財富的關系
第八章 孩子的健康環境是好爸爸用心保護出來的
和孩子一起討論安全常識
和孩子一起學習交通規則
和孩子一起玩到累
和孩子一起動腦筋解決問題
和孩子一起走出挫折的陰影
和孩子一起上網
帶孩子去體驗農村生活
帶孩子體驗豐收的快樂
和孩子一起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帶孩子去擺攤做小生意
第九章 開心生活的孩子是好爸爸用真情換來的
和孩子一起談談理想
和孩子一起看電影
陪孩子去動物園
下雪時,和孩子去堆雪人
和孩子一起曬太陽
和孩子一起去買衣服
陪孩子看精彩的動畫片
和孩子一起享受讀書的樂趣
和孩子一起制作賀卡
和孩子一起出去散步
第十章 孩子倍感溫馨是好爸爸濃情傳達的
和孩子一起幫助他人
和孩子一起準備生日禮物
和孩子過簡單而有意義的生日
和孩子享受園藝的樂趣
和孩子一起照顧寵物
和孩子享受攝影的樂趣
陪孩子學騎自行車
和孩子一起學禮儀
帶孩子一起去做客
和孩子一起招待他的朋友
和孩子一起放風箏是一項快樂的親子活動,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能進 一步享受童年的歡快,爸爸們也能想起自己的童年,在奔跑和放飛時的同時 。忘記工作中的煩惱。放風箏還能培養孩子的耐心以及不驕不躁的性格,孩 子在來回跑動的過程中,身體也能得到了鍛煉。當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將 風箏放飛時,他不僅能獲得一種成就感,還能從中體驗到歡喜和快樂。孩子 們聚在一起放風箏,更能創造出無盡的歡樂。 不管孩子的風箏放得是高還是低,他在眺望萬里晴空時,專注、欣慰、 恬靜的精神狀態強化了神經活動的調節功能,促進了機體組織以及器官生理 功能的調整和健全。在風和日麗的大自然中放風箏也是最好的日光浴、空氣 浴,在跑跑停停的肢體運動中,心肺功能得到增強,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加快 了,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爸爸們來說,都是極其有 益的。 和孩子一起放風箏是非常快樂的,但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爸爸們 有必要給孩子講講放風箏的注意事項,比如一定要有耐心,更要開動腦筋, 保證孩子的風箏扶搖直上,讓他真正從放飛中受益。還可以告訴孩子天氣以 及地點的選擇,比如春秋兩季是放風箏最好的季節,尤其是清明之前,這段 時間的風向較穩,風速均勻,有利于風箏的放飛,放風箏應該選擇比較空曠 的場地,周圍沒有高大的建筑物。旁邊沒有較高的樹木和電線桿,而且還要 保證地面的平整寬敞。 平日里忙于工作的爸爸們,不妨選擇一個風和日麗、萬里無云的周末。 帶著孩子到郊外去放風箏。讓他們在放飛的過程中,體驗飛翔,產生遐想。 并且和孩子一起分享快樂,交流感情。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捉迷藏。更多的孩子喜歡充當先閉上眼睛數數然 后睜開眼睛尋找同伴的那個角色,這種游戲能夠提高孩子的認識力以及社交 技巧,對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非常適用。捉迷藏啟發了他們。讓他們體驗找 到那些暫時不在視線范圍內的人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從游戲中 慢慢學會自己去找那些需要的東西,爸爸要幫助孩子獲得這樣一種認識,那 就是其他人眼中的世界和他們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爸爸提出用“石頭剪子布”的方法決定誰來扮演“貓”和“老鼠”,勝 者扮“貓”,結果爸爸勝了,浩宇不甘心地當了“小老鼠”,還告訴爸爸: “如果找不到我,那下次我就當‘貓’。” 爸爸先蒙上了眼睛,浩宇藏了起來,可是藏到哪里才不容易被爸爸找到 呢?他想了想:藏到桌底下吧,不行,爸爸一腳就會踢到;藏到被窩里吧, 爸爸肯定會摸到;藏到窗簾后面吧,又膽小,也不行。哦!對了,有一個非 常隱蔽的地方,那就是臥室的衣柜里,那個衣柜又大又寬,爸爸應該想不到 ,自己躲進里面綽綽有余。 浩宇躡手躡腳地來到臥室里,輕輕將鞋子脫掉,悄悄打開衣柜,慢慢蹲 下去,還用衣服把自己擋住。時間到了,爸爸開始找人。 爸爸在房間中找了好幾個來回,可是依然沒有找到浩宇,于是他使了點 小計策。爸爸好像是自言自語,但是又非常大聲:“肯定是逗我玩,又跑出 去玩了,不找了!”聰明的浩宇知道這是爸爸欲擒故縱的戰術,以前他也因 為這樣被發現過,這次堅決不能上當了,一點聲音都不出。 果然,爸爸又開始找,而且這次目標是直奔大衣柜。這可把浩宇嚇壞了 ,他一點聲音都不敢出,很幸運,爸爸沒有摸到他,浩宇心中懸著的大石頭 總算是落地了。 爸爸有些不耐煩了,不想找了,像一只斗敗的公雞一樣坐在沙發上看電 視。浩宇禁不住笑出了聲音,爸爸當然聽到了,趕緊跑進房間,從大衣柜中 把浩宇拉出來,父子倆大笑起來,準備開始第二輪游戲,這回浩宇就可以扮 演“貓”了。 在捉迷藏的過程中,孩子心中都有一番興奮和緊張的心理碰撞,不管成 功還是失敗,孩子都會尖叫和歡呼。爸爸們不妨多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玩 一下這個看似幼稚的游戲。對爸爸來說,這是釋放壓力的絕佳方式,對孩子 來說,好處就更多了。 在捉迷藏的過程中,孩子必須考慮躲在哪里是最安全的,他會站在對方 的立場上看問題,他必須揣測別人的所思所想,這樣一來,孩子的揣測能力 以及心理素質就能得到鍛煉。在孩子被找到之前,他還要控制自己,包括動 作、聲音以及呼吸。保持平靜而不被發現。如果孩子沒有被發現,他還能從 中體驗到一種巨大的成就感。不要小看了簡單的游戲,它對孩子的成長是非 常有利的。 在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時候,要讓他體驗不同的角色。既讓他當躲藏者, 也讓他多嘗試一下尋找者。尋找者需要足夠的耐力和洞察力。只有這樣,才 能在蒙眼的狀態下捕捉到自己的“獵物”。 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可以寓教于樂,比如教給孩子一些新的詞匯。或者 是教孩子如何洞察別人的心理。這樣,孩子既能從游戲中收獲快樂,也能從 游戲中輕松獲取新知識,爸爸們也不會對教育孩子感到厭煩。 捉迷藏雖然是一種很簡單的游戲,但是也有固定的游戲規則。不管是爸 爸,還是孩子,都要嚴格遵守游戲規則。如果孩子使用不正確的方式玩這個 游戲,爸爸就要直接指出來,抓住這個教育孩子按規矩辦事的好機會。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