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制度始于規定,成于執行
作者完成《十國稅制概覽》這本書時,委托我寫一篇序言。我理解他請我寫序言的用意不在于單純從稅務管理的視角來寫,而是結合稅收制度,著眼于制度學研究的視角來寫。
多年來我一直致力于制度學基礎理論的探索和研究,并和一些部委領導、專家、學者在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制度學研究中心。主要的研究內容是制度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理論研究以及公司治理、城市治理、政府治理、社會治理的制度問題與現實問題研究。在這本書中,作者把稅務管理實務與制度學基礎理論研究兩個專業結合起來,對美、英、法、俄、日等十個國家的稅收制度進行比較分析,開啟了一個有益的嘗試。
人類社會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社會,同時也是一個高度制度化的社會。制度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如公司制度、國家制度、家庭婚姻制度、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等,稅收制度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制度形式。人們對制度這個詞很熟悉,但是缺乏理論上的深入探討,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例如,我曾看到一個關于稅收制度的定義:“稅收制度是指國家(政府)以法律或法規的形式確定的各種課稅方法的總稱,它屬于上層建筑范疇,是政府稅務機關向納稅人征稅的法律依據,也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法律規范。”這個定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僅把制度定義為法律、法規或法律規范。實際上,這個定義只局限于制度形成的一個方面,并沒有對稅收制度做出完整、準確的解釋。制度始于規定,成于執行,僅有法律法規或法律規范并不能形成制度。任何制度的形成過程都包括制度規定和制度執行兩個方面。馬克思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按照這個理論推論,制度的本質是人的社會關系的規范和固化。人的社會關系的規范屬于制度規定的過程,人的社會關系的固化屬于制度執行的過程。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首先要有立法機關制定和頒布法律,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僅有立法機關制定和頒布法律,并不能形成法律制度和國家制度,必須設立執行機關并通過執行機關執行法律的實際過程才能形成相應的法律制度和國家制度。稅收制度也一樣,不僅要有稅法和關于稅種、征稅的各種規定,而且要有稅務部門的嚴格執行及所有納稅人的認真遵守才能形成現實的稅收制度。法律法規等稅收方面的制度規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沒有稅務局等稅收機構的具體執行,則不能形成現實的稅收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特別強調了制度執行的重要性。
稅收管理和稅收制度是由稅收法律制定者、執行者及所有納稅人在互動過程中構成的,可以統稱為制度構成“三要素”。稅收制度的形成過程可以分為稅制規定和稅制執行兩個方面。目前關于稅收的書很多,論述的多是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的具體內容及稅種的類型和特點,集中或偏重于稅制規定的方面,很少涉及稅制執行的方面。本書不僅論述了各個國家的稅制規定而且增加了稅務機構和稅制執行的內容,可以使讀者對各國稅收制度有更全面的了解。
在現代社會中,稅收制度已成為世界上所有國家普遍存在的制度形式。世界各國在設立稅收規制機構、稅收執行機構和稅種稅率方面具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同時在立法程序、執行過程及具體的稅種稅率等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各國稅制比較不僅要探討它們的共同點,同時也要分析它們的差異性及其產生的原因。各個國家的稅收制度不是一個孤立運行的過程,而是政治、經濟、法律、行政、金融、文化、技術等多種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推動的結果。這些要素的千差萬別造成了各國稅收制度、稅種、稅目、稅率、課稅對象、個稅免征額、稅收處罰、納稅人意識以及稅收對經濟的調控作用等各個方面的巨大差異。分析這種差異性及其產生的根源,是各國稅制比較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任何國家的稅收制度都是其整個國家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有其特定的政治背景、歷史傳統、文化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等,對各國稅收制度進行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研究比孤立、單純的分析研究更有理論借鑒和實際應用的意義。
本書對各國稅制稅種稅率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同時運用制度學的基礎理論對稅收制度的本質、稅收制度產生和運行的原理、稅制規制過程和稅制執行過程的實際狀況進行了多視角多層次的研究,這是一種把稅務管理研究與制度學基礎理論研究結合起來的有益嘗試,也是今后在分析比較各國稅收制度的基礎上結合國情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稅收制度的努力方向。希望有興趣的讀者、稅務理論研究者和實際工作者能夠參與進來,共同探討研究。
彭和平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 研究員
中國人民大學制度學研究中心主任
序二:企業出海,必懂稅情
收到《十國稅制概覽》書稿后,我翻看了一下目錄,其內容便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繼續讀下去,不知不覺地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特別是書中對10個國家的稅收立法、稅務機構設置以及主要稅種、特色稅種進行了列舉介紹,具有很強的參考性、實用性,達到了一書在手便能對相關國家稅制體系及主要稅種縱觀通覽、了然于胸的目的。我常聽說,企業出海因不了解相關國家稅收法律制度而帶來經營性損失的情況。我相信,此書的編寫出版,必將在中國企業闊步走向海外,闊步邁向“一帶一路”國家的進程中,對把握適應這些國家的稅制,起到積極的作用。
《十國稅制概覽》緊緊圍繞十個國家,聚焦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是梳理了相關國家稅收法律制度體系,探究了這些國家的稅法稅制基本情況;二是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相關國家的稅務管理機構及其職責,為企業投資落地到相應國家,了解這些國家稅務部門的職能職責列舉了“導覽”;三是對相應國家現行稅種進行了分析,使讀者能夠了解到各國稅種特色和特點,以幫助企業了解相應國家的稅收法律制度環境,便于有針對性地確立投資行業、產業;四是著重探討了這些國家特色稅種的主要模式和特點。值得指出的是,該書還提到了數字經濟和低碳發展與稅收制度的關系,并將相關國家的做法進行了介紹,這點非常重要,對于制定和完善我國相關的稅制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此書不僅適合企業財會、辦稅人員等專業人士閱讀,也適合社會公眾在了解相關國家的稅收狀況中引為借鑒,同時也能為從事稅務研究和稅制設計的工作者提供較好的參考。
這本書的特點是簡潔明了,直觀性強。中國已經開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我們要更好地應對國際國內的風險挑戰,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更好地打造具有全球稅收競爭力的稅收法律體系,就必須了解其他國家的稅收法律。稅法內容極為豐富,體系十分博大,而世界各國稅制因國別不同區域有別,又各有差異、各具特色。愛因斯坦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其思維在宇宙時空天馬行空,縱橫馳騁,但亦感覺稅收制度紛繁復雜,不易理解。本書編著者選取了同我國貿易、投資往來密切的韓國、日本、印度、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十國,對這十國的稅收法律制度、稅收機構設置及管理職責、主要稅制及特色稅種等稅收中的關鍵“要件”做了概述勾勒,是十國稅制概況的“導覽圖”,為讀者深入了解這十國稅制概況提供了向導作用。相信此書的出版,會對我國企業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了解相關國家的稅收概況,把握相關國家的稅收營商環境,遵從相關國家的稅法等方面,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
蔡宇
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序三:貿易全球化需要稅收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9月7日提出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至今正好十周年,本書的出版可謂恰逢其時。在數字化經濟帶來的產業和社會深刻變革之際,在我國對內深化體制改革的當前,面對復雜外部環境繼續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急需這樣一本全面深入介紹世界主要國家稅制情況的書作為參考和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動許多領域實現歷史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結構,團結帶領人民開創了改革新局面。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繼續指出:“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提出,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擴大內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進一步優化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當前,隨著數字中國快速發展,數據要素價值有效釋放,數字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大幅增強,數字經濟不僅創新了交易方式,還改變了價值創造模式。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數字化帶來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了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稅收制度是頂層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借鑒國外數字經濟發展經驗以及有關的稅收制度尤為重要,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有所裨益。將目光投向世界,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們企業走出國門的立足之處,越來越復雜的對外合作形式在不斷演進和生發。國際競爭中要嚴格遵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稅收協定規則,公平稅賦,打破貿易壁壘,實現經濟貿易全球化,我們迫切需要一本這方面的“稅收指南”。
經歷規則多樣性選擇及參與主體間的博弈競爭,才能最終形成新的制度。如何經歷規則多樣性的選擇?這就勢必要求我們放眼世界,將目光投注到其他國家的稅制研究之中。落實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使稅收更好地服務于市場主體的發展及對外開放戰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認為本書很好地擔負起了這一時代使命,為我國當前稅制深化改革提供了極佳的參考角度。
蔣志剛
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副理事長
自 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任務,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強大動力、指明了正確方向。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一貫強調“堅持胸懷天下”,提出要“以更大的開放擁抱發展機遇,以更好的合作謀求互利共贏,引導經濟全球化朝正確方向發展”“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消除貿易、投資、技術壁壘,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進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新時代企業走出去新征程。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產業鏈供應鏈優勢,夯實企業走出去基礎,深化拓展對外經貿關系,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并積極拓展數字絲綢之路等新領域合作。
有因于此,中國企業做好國際戰略經濟布局,實施好當前經貿合作的發展戰略,結合產業變革的契機,走出去投資發展,先期了解相關國家的稅收法律制度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嘗試編寫了部分國家現行的稅收法律制度簡版叢書,力求幫助讀者以最便捷、最直接的方式了解所關注國家的稅收法律環境。
在本書中,我們主要選編了世界五大洲中,具有區域特色的10個主要經濟體的稅收制度進行學習研究,這10個國家也是和中國貿易往來最為密切,在稅收法律制度方面各具特色的國家。本書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對稅收法律體系、稅收制度做了系統的梳理。第二部分講解稅務機構及管理職責。第三部分精煉概括這10個國家主要稅種法規的要義和要點,并結合國家之間的異同做比較分析,從而使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各國不同稅種的特點。在這個部分,我們對所得稅、增值稅、資本利得稅等占比較大的稅種做了詳細介紹和分析。第四部分將各國特色較為鮮明的稅種一同分享出來以饗讀者。最后,在第五部分為方便讀者了解更多的主要稅種知識,并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靈活應用,我們進一步介紹了主要稅種基本情況,使各位讀者不僅能夠了解、認識和應用各種稅種,還充分了解其淵源和由來,以及其所植根的體系和制度。
本書的編寫主要基于“一帶一路”倡議、各國稅收政策指南等材料,對其中涉及稅收的主要內容進行歸集和整理,并總結分析不同國家的稅制、稅種的特色內容。由于世界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制度,各國稅收法律也在不斷更新和發展,書中所收錄的均是近幾年的情況,敬請各位讀者在閱和使用時,充分考慮數據、稅收法規等信息可能存在的變化和更新,及時登錄各國財稅官網,再次確認。
在編寫過程中,考慮到諸國稅種不盡相同,稅制千差萬別,概念艱澀難懂,規則繁多復雜,我們采用了多種方式呈現分析,力求達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效果,便于讀者查閱。比如對各國復雜的稅收制度和組織架構的介紹,我們采用圖示方法展現,輔以文字說明,使復雜的結構形象化;具體的稅制條目、各項規定,很多情況下采用表格的樣式來列示,使條理更加清晰。
同一稅種,各國在制度規定上呈現出自己的特色和亮點;同時不同國家結合其區域特點及社會文化風情,也產生了獨具特色的稅種。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各國稅收制度的變化,以及這些制度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所發揮的作用。我們相信,本書可以為企業發展、政策分析提供一定的幫助。
總之,我們希望本書的內容既符合當今時代發展的需要,又照顧到近年來各國稅制錯綜復雜的變化和更新;以言簡意賅、提綱挈領的講解和說明,體現較強的實操性和指導意義,以期使讀者可以結合自身情況拿來即用。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來自各領域的領導和專家的熱情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謝!感謝中國稅務學會蔡宇副會長兼秘書長給予的專業指導;感謝參與本書編寫的馮煒、余建林、李君文、彭誠、夏鋒、劉莉、李哲睿等;感謝當代中國出版社原總編輯冀祥德,副總編輯王茵、高山,責任編輯柯琳娟,以及諸多默默無聞從事具體工作的同志的付出。
囿于我的專業水平的疏漏和經驗的欠缺,書中仍有不成熟、欠妥之處,難免掛一漏萬,有頗多不能盡善盡美之處,如有任何錯誤,懇請廣大讀者給予指正,也希望大家不吝賜教,提出更多建設性意見!
巫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