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路徑(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定 價:¥79
中 教 價:¥47.40 (6.00折)
庫 存 數: 13
本書立足國情,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分析和研判,解析熱點經濟政策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大勢。本書匯集了隆國強、李揚、王一鳴、劉元春、劉尚希、黃海洲、劉偉、張曉晶、劉世錦、張宇燕、馬建堂、楊偉民等一眾專家學者的權威觀點,從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應對經濟風險挑戰需要遵循的經濟規律以創新促進減碳增長雙贏與綠色轉型等角度展開了探討,分析了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眾多關鍵問題,指出了黨的二十大為經濟企穩回升、長期向好提供了強大思想動力。十二章精彩闡述帶來了一場學術與理論觀點的盛宴,對指導我國的宏觀經濟規劃和經濟發展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有助于指導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以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1.緊跟熱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此背景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以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至關重要。
2.作者權威。本書是中國經濟50人論壇年度演講合集,由白重恩、蔡昉、樊綱、江小涓、隆國強、楊偉民、易綱等專家主編,并匯集了李揚、王一鳴、劉元春、劉尚希、黃海洲、劉偉、張曉晶、劉世錦、張宇燕、馬建堂等專家的精彩觀點,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指導意義。
3.本書適讀人群包括經濟金融領域專家、學者、理論研究人員,政府相關機構(政策研究、發展規劃部門)工作人員,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問題和方向感興趣的大眾讀者。
4.充分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意義和實現路徑,不僅有助于把握中國經濟的發展大勢,對企業和個人找準發展方向、精準實現自我提升也具有指導意義。
白重恩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十三屆執行委員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蔡昉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學部委員、研究員
樊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教授、研究員
江小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長,教授、研究員
隆國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楊偉民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易綱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教授
章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
一、當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基本特征
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加速改革的動力
三、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前景
第二章LIBOR 的改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一、LIBOR 形成機制的改革
二、改革的步調及主要內容
三、利率形成機制變革的全球金融治理意義
四、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第三章全球變局下中國科技創新戰略和路徑選擇
一、我國科技創新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
二、新發展階段我國科技創新的新使命和新任務
三、我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戰略和路徑選擇
第四章大時代下宏觀經濟學面臨的挑戰與變革
一、經濟大時代的五大表現
二、宏觀經濟學面臨的四大挑戰
三、小結
第五章從風險成本視角看我國當前經濟形勢
一、政府連續多年降成本,而企業依然感到成本壓力大
二、新發展階段的風險成本變化趨勢
三、當前面臨的風險挑戰
四、加快治理轉型,降低風險成本
第六章全球金融體系危機、變革、出路
一、當前全球貨幣體系面臨挑戰
二、全球儲備貨幣的早期變遷
三、全球貨幣體系在 20 世紀的兩次尋錨
四、全球貨幣體系再尋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五、全球貨幣體系的新錨需要在更根本、更長遠的視角上思考
第七章應對經濟風險挑戰需要遵循經濟規律
一、客觀認識發展所處的階段
二、科學判斷經濟發展的變化和新問題
三、明確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
第八章資產負債表視角下的中國發展:潛力與挑戰
一、財富何以如此重要
二、從未有一國財富如此接近美國
三、財富分配與財富結構
四、債務積累與資產積累的同步與分離
五、杠桿率周期與資產負債表奮斗
第九章以創新促進減碳增長雙贏與綠色轉型
一、雙碳目標的提出和實施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二、起步階段要立足長遠,打好基礎,有序推進
三、進取型減碳戰略的三支柱體系
第十章20222023 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
一、2022 年世界經濟形勢回顧
二、世界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風險與掣肘因素
三、2023 年世界經濟形勢展望
第十一章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幾點看法
一、當前國民經濟運行的中長期背景
二、2022 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
三、2023 年經濟走勢分析和促進國民經濟穩定向好的幾點看法
第十二章黨的二十大為經濟企穩回升、長期向好提供了強大思想動力
一、二十大報告中的經濟發展邏輯
二、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