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嶺南學術思想叢書》的一種,以陳白沙、湛甘泉為中心進行考察,兼及陳白沙重要的受業弟子和湛甘泉的一傳弟子,勾勒出江門學派的思想面貌與工夫論說,呈現出其學派發展的演進圖景。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以陳白沙為中心,兼論及其門人弟子,以呈現陳白沙之師承交友、講學活動與進退出處,從心性本體、工夫踐履與精神境界三個維度呈現出以白沙學為中心的江門學派早期的特點。下篇以湛甘泉為中心,兼論及其弟子,圍繞湛甘泉的學術淵源、師承交友、講學活動及工夫踐履等方面展開論述,呈現出甘泉及其后學對白沙心學的繼承與發展。
郭海鷹,廣東潮安人,中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現為廣東科貿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研究領域為宋明儒學、嶺南歷史文化。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江門學派氣學工夫論與明代儒學的發展》。獨著:《一代儒宗的“心—理”之路——湛若水作品選讀》《溫公家范譯注》《湛若水家訓當代解讀》,參校《湛若水全集》(全22冊),參著《中華家風文化通論》《嶺南學術思想》《葛洪與羅浮山》。
第一章 江門學派的氣論 /7
第一節 儒家思想系統中的“氣” /10
第二節 一元生氣 /18
第三節 一氣之流通與一心之感通 /31
第四節 氣一分殊 /39
第五節 天地萬物同體 /51
第二章 江門學派的自然宗旨 /69
第一節 自得之學 /73
第二節 自然工夫 /102
第三節 自然境界 /119
第三章 江門學派的靜坐觀 /137
第一節 收攝身心 /141
第二節 靜養端倪 /149
第三節 靜悟本體 /156
第四節 觀天地生物氣象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