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中心近10年來在食管癌手術的吻合技術、微創手術方式、手術流程及手術入路等多方面進行了改進,使食管癌手術安全性得到極大提高,并發癥顯著降低。本書從解剖病理基礎、術前評估、手術操作、術后管理等方面,詳細全面地介紹了食管癌外科治療相關基礎及臨床知識。其內容囊括了目前食管癌外科治療的新技術、新進展、新觀點,同時還有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中心特有的江氏吻合技術及食管離斷充氣式縱隔鏡食管癌手術技術的詳細講解展示,可供廣大胸外科臨床醫師參考。
食管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實體腫瘤,我國食管癌總發病人數占全世界一半以上。目前食管癌的治療還是采用以手術為主、放化療為輔助的綜合治療模式。盡管近幾年新輔助治療及免疫治療對食管癌的治療效果有很大提升,但都是通過輔助手術治療才使食管癌的五年生存率得以顯著提高。因此手術在食管癌綜合治療中仍然處于核心地位。由于食管是橫跨頸、胸、腹三部位的器官,食管癌手術復雜,難度大,并發癥多,導致很多胸外科醫生都不愿意開展食管癌手術。一些醫院雖然開展了食管癌手術,但過多的手術并發癥不僅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傷害及經濟負擔,也阻礙了食管癌手術技術的發展。此外,食管癌微創手術學習曲線很長,能熟練掌握的胸外科醫生很少。很多醫院開展微創食管癌手術,但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并沒有降低,甚至反而升高,這也是限制食管癌微創手術推廣的原因之一。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中心近10年來在食管癌手術的吻合技術、微創手術方式、手術流程及手術入路等多方面進行了改進,創新了食管癌手術的“江氏吻合術”及經雙側頸部入路食管離斷充氣式縱隔鏡食管癌根治手術,使食管癌手術安全性得到極大提高,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
本書從解剖、組織胚胎、影像、病理、術前評估、手術操作、術后管理等方面,對食管癌手術進行綜合全面的介紹,內容囊括了目前食管癌外科治療新技術、新進展、新觀點,并總結了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中心的手術技術改進經驗,同時還有本中心特有的“江氏吻合術”及雙側頸部入路食管離斷充氣式縱隔鏡食管癌手術技術的詳細講解展示,可供廣大胸外科臨床醫師參考,希望能夠對食管癌外科醫生有所幫助。
江躍全,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食管癌首席專家,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中心主任,“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從事胸外科臨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長胸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單孔肺葉及肺段切除手術。至今共完成食管癌手術2000余臺,肺癌手術6000余臺。2013年創新了食管癌手術的“江氏吻合術”,使食管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降低。2015年開創了“食管內翻充氣式縱隔鏡食管癌根治手術”,讓經縱隔鏡食管癌手術變得更加簡單易行、安全可靠。
第1章 食管及食管胃結合部應用解剖學
1.1 概述
1.2 食管的位置及解剖
1.3 食管的發育
1.4 食管的結構
第2章 食管腫瘤放射學檢查診斷方法
2.1 傳統檢查方法:食管造影
2.2 計算機斷層成像和磁共振成像
第3章 內鏡檢查
3.1 概述
3.2 設備和正常解剖結構
3.3 惡性腫瘤
3.4 良性腫瘤
第4章 超聲內鏡在食管癌診斷和分期中的作用
4.1 概述
4.2 EUS和腫瘤分期原則
4.3 檢查技術與器械
4.4 EUS與其他影像技術的對比
4.5 EUS和腫瘤狹窄
4.6 EUS和食管癌的再分期
4.7 超聲內鏡在早期腫瘤中的應用
4.8 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
4.9 總結
第5章 術前風險評估
5.1 概述
5.2 術前風險的定義
5.3 風險評估方法
5.4 降低圍手術期風險的方法
第6章 圍手術期麻醉和術后管理
6.1 術前評估
6.2 術后管理
第7章 食管癌的病理分類
7.1 食管癌的大體形態
7.2 食管癌部位
7.3 食管癌的病理組織學分類
7.4 食管癌分級
……
第8章 食管癌TNM分期系統
第9章 食管癌淋巴結轉移以及術中淋巴結切除的原則
第10章 食管癌和食管胃結合部癌手術切除原則
第11章 食管癌術中二野與三野淋巴結切除
第12章 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
第13章 開放經右胸食管癌切除術
第14章 開腹游離胃
第15章 管狀胃制作以及胃食管吻合
第16章 經食管裂孔食管拔脫胃食管頸部吻合術
第17章 開放近端胃切除
第18章 食管全切或次全切術后結腸代食管
第19章 食管全切或次全切術后空腸代食管
第20章 胃食管交界處病變局限性切除順蠕動空腸食管吻合術
第21章 腔鏡輔助下微創McKeown食管癌切除術
第22章 機器人輔助下微創McKeown食管癌切除術
第23章 機器人輔助下微創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術
第24章 充氣式縱隔鏡下食管癌內翻切除術
第25章 管狀胃
第26章 胃食管吻合
第27章 食管癌術后并發癥
第28章 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加速康復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