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和歐洲的工業化國家何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仿效的模板?戰后的發展話語如何創造了所謂的第三世界?在《遭遇發展》中,阿圖羅·埃斯科瓦爾揭示了發展政策如何成為一種控制機制,其廣泛而有力的控制毫不遜于殖民統治。埃斯科瓦爾對發展的話語和實踐進行了富有啟發的分析,并討論了后發展時代的替代性愿景。他著重指出經濟學家在發展話語建構中的作用,僅以哥倫比亞的案例就足以表明,糧食生產的經濟學話語帶來的只是不切實際的計劃和更嚴重的饑餓。新版的前言內容充實,埃斯科瓦爾回顧了自 1995 年本書出版以來有關全球化和后發展的論爭,提出對“后發展”進行重新界定,以適應當下急劇變化的時代背景。他還以近年來拉丁美洲的社會運動為例,呼吁拓展發展的“多元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