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回應國家戰略和學科發展的要求,在充分借鑒學界豐富的理論成果的基礎上,以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為觀照,通過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融合,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知識體系,回答好中國農村發展之問,形成系統化的鄉村振興理論體系和解決方案,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做出貢獻。
王志章,管理學博士,西南大學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伊犁師范大學名譽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高校鄉村振興領域專家,中國-南亞國家減貧與合作發展中心首席專家,中國社會學移民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減貧與鄉村振興、“一帶一路”等領域的研究。2008年以來,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首席專家)、重點等項目7項和教育部重大研究攻關項目(首席專家)1項,主持完成橫向課題3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18部,撰寫的近20篇資政獲省部級和中央領導肯定性批示。
蘭劍,社會學博士,西南大學國家治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西南大學“一帶一路”反貧困研究中心副主任、瀾湄合作鄉村振興研究中心秘書長,主要從事減貧發展、鄉村治理、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等各類項目10余項,參與主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等各類課題20余項,出版著作(含編著)6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轉摘或全文轉載。
鄒寶玲,管理學博士,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市北碚區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會員,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理事,《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青年編委成員,主要從事農村土地流轉與鄉村產業發展、資源與環境等相關問題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重慶市社科規劃辦項目、重慶市統計局人口普查項目等各類項目10余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1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孫晗霖,管理學博士,西南大學國家治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西部非公經濟發展與扶貧反哺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西南大學“一帶一路”反貧困研究中心、瀾湄合作鄉村振興研究中心、西南大學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鄉村治理、農村減貧與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等縱向課題10余項,主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等各類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次。
王成,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劍橋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地理學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重慶市自然資源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土地利用與鄉村發展、鄉村人居環境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及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計劃子課題以及教育部、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等省部級及以上項目20余項,主持完成地方服務性項目80余項,在學科領域頂級、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鄉村振興學建構的時代語境 第二節扎根中國大地發展交叉學科的現實觀照 第三節鄉村振興學建構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中國鄉村建設的歷史文脈 第一節中國鄉村建設的百年回顧 第二節新中國鄉村建設的政策演進 第三節新中國鄉村建設的空間格局 第三章中國鄉村發展的規律與模式 第一節中國鄉村發展的空間分異規律 第二節中國鄉村發展的系統耦合機制 第三節中國鄉村發展模式 第四章鄉村振興學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鄉村振興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根基 第二節鄉村振興學的中國哲學思想淵源 第三節鄉村振興學的西方哲學借鑒 第五章鄉村振興學的邏輯理路與方法論 第一節鄉村振興學的跨學科特性與機理 第二節鄉村振興學的理論源泉與理論體系 第三節鄉村振興學的實踐基礎與實踐品質 第四節鄉村振興學的跨學科方法論與方法體系 第六章鄉村振興學的學科體系 第一節鄉村振興學的學科范疇與學科設置 第二節鄉村振興學的學科關聯與知識體系 第三節鄉村振興學的科研體系 第四節鄉村振興學的人才培養體系 第五節鄉村振興學學科體系的構建 第七章鄉村振興學的學術體系 第一節鄉村振興學學術體系的內涵要義及構建基礎 第二節鄉村振興學學術體系構建的核心要素與框架 第三節鄉村振興學的學術資源整合 第四節鄉村振興學學術交流合作 第五節鄉村振興學的成果分類及推廣陣地 第八章鄉村振興學的話語體系 第一節鄉村振興學話語體系內涵闡釋與核心要素 第二節鄉村振興學話語體系層次分析 第三節鄉村振興學話語體系建構的路徑 第九章鄉村振興學的使命擔當 第一節貢獻鄉村振興的中國智慧 第二節再現鄉村振興的中國力量 第三節提供鄉村振興的中國方案 第四節鄉村振興學的使命擔當 第十章鄉村產業振興的資源稟賦轉化 第一節鄉村產業振興的內涵闡釋與核心要義 第二節鄉村產業振興的支撐與要素條件 第三節鄉村產業振興的資源稟賦轉化邏輯與機制 第十一章鄉村人才振興的資源培育與配置 第一節鄉村人才振興的豐富內涵與價值意蘊 第二節鄉村人才振興的力量支撐與要素保障 第三節鄉村實用人才建設的掣肘因素與內生式發展 第四節鄉村人才振興的長效機制 第十二章鄉村文化振興的引領機制 第一節鄉村文化振興的內涵闡釋與核心要義 第二節鄉村文化振興的價值意蘊與戰略地位 第三節鄉村文化振興引領的多元機制構建 第十三章鄉村組織振興與治理現代化 第一節鄉村治理的演進脈絡、邏輯理路與價值意蘊 第二節鄉村治理體系的內容構成與主體功能定位 第三節鄉村治理的模式嬗變及現代化理念轉向 第四節鄉村治理現代化的科學內涵與現實困境 第五節鄉村治理現代化與組織振興路徑 第十四章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第一節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價值意蘊與內在邏輯 第二節鄉村生態資源價值化與生態產業化 第三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人居環境保護 第四節生態宜居與和美鄉村建設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