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存在世界之問和人的世界之問的相向敞開,生成知識論。知識論指導生存的認知論法則即人的智-力邏輯,但它源于存在律法。以此為視域,從知識探究、思維規律、生存規則三個維度檢討智-力邏輯的生成、特征、局限及帶動生成的危害。然后從關聯存在切入考察存在論的自然律法、人文律法、社會律法及關聯生成,以此重建一種生存理性的知識論方式,揭發造物主創化的存在律法規訓智-力邏輯何以可能:人從自然人類學向文化人類學方向展開,就是創造人的智-力邏輯,并以此為法則探索人文存在、創造人文生活。但是,人的人文存在努力無論達到哪種程度,既無法擺脫其物在本性,也無法走出自然宇宙而自在,這就決定了人造的智-力邏輯法則既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任性地發揮,更不能無視存在律法對它的規訓。接受存在律法的牽引,這是當世人類消解智-力邏輯法則的傲慢而走出無限度存在困境的根本自救方法,也是重新開啟限度生存的光明大道。
唐代興,四川師范大學二級教授,榮譽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研究領域:當代哲學。致思主題:立足后世界風險社會和文明重建之當世境遇,拷問人類何以才能理性地存在?志業目標:嘗試創建本土化的當代哲學。已出版生存理性哲學專著28部,初步形成生存理性哲學(包括本體論,倫理學和政治哲學)及實踐理性框架:(1)提出“自然為人立法,人為自然護法”新存在論思想,主要著作《人類書寫論》和《生境倫理的哲學基石》;(2)構建“自然,生命、人”合生存在的生存理性本體論,主要著作《語義場:生存的本體論詮釋》;(3)探討“人的世界性存在”之生存理性形上藍圖,主要著作《生態理性哲學導論》;(4)創建生存理性哲學方法論,主要著作<生態化綜合:一種新的世界觀》;(5)運用生存理性思想-方法重新審查中西倫理傳統,完成倫理學的生境體系,主要著作《倫理學原理》和八卷《生境倫理學》;(6)運用生存理性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研究環境問題,開創災疫倫理新學科和氣候倫理新領域,主要著作《災疫倫理學》和三卷本<《環境治理倫理研究》;(7)運用生存理性思想研究《論語》,主要著作《<論語>思想學說會通研究》(全三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