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的實現,是把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等在一條供應鏈上的所有節點企業都聯系起來進行優化,使生產資料以最快的速度,通過生產、分銷環節變成增值的產品,到達有消費需求的消費者手中。供應鏈管理能有效地消除重復、浪費與不確定性,減少庫存總量,創造競爭的成本優勢。 本書從供應鏈管理基礎理論出發,對供應鏈的類型和特征以及業務外包和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做了詳細介紹,同時還深入闡述了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分銷管理、信息技術管理等,并且本書還結合供應鏈管理實際發展的需求,對物聯網、冷鏈物流管理及綠色供應鏈管理也做了相應的介紹。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中管理科學與工程、物流管理、企業管理等有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的教科書,也可供企業決策層的管理人員和供應鏈管理人士學習參考。
隨著全球化競爭的日益激烈,產品品種的多樣化、生命周期的縮短、顧客要求的提高,再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企業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來進行市場競爭已經不能夠再滿足顧客需求了。面對這樣一個變化迅速而且無法預測的買方市場,企業為了提高競爭力,開始關注與供應商和銷售商的合作,通過與供應商等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構建供應鏈聯盟,從而形成利益共同體。因此,供應鏈管理強調核心企業與最杰出的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業務外包將企業的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合作伙伴完成,自己則集中精力和資源,做好關鍵性業務,這樣不僅能大大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而且還能使供應鏈上的其他方都受益。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工業發達國家中有近80%的企業放棄了縱向一體化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全球供應鏈管理這一新的經營模式。近年來,供應鏈管理的實踐已經超越了供應鏈出現初期的那種主要以短期的、基于某些業務活動的經濟關系,而是已經擴展到了一種全球范圍內杰出企業加盟的合作關系,這種變化使供應鏈從原本的僅基于作業層的操作模式上升為戰略層的管理模式。為此,本教材緊密結合供應鏈管理的實踐,詳細闡述了供應鏈管理的理論基礎和概念、特征,以及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分銷管理、信息技術管理等,每一章都配有豐富的企業實際運作案例以及章后復習和思考題,以此來進一步加深讀者對供應鏈管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運作過程的理解。
本教材分為上、中、下三篇,共十章。上篇共三章,主要闡述供應鏈管理的基礎理論知識,其中第1章、第2章是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的基礎理論; 第3章是業務外包和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中篇共四章,主要闡述供應鏈管理的運行,包括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分銷管理及信息技術管理。下篇共三章,主要結合當前實際形勢闡述了供應鏈管理的發展趨勢,包括第8章的物聯網、第9章的冷鏈物流管理及第10章的綠色供應鏈管理。
本書由施麗華、胡斌擔任主編,楊萌、趙程程、孟翠翠擔任副主編,全書總框架由胡斌進行重新設計。施麗華負責編寫第1章至第5章; 楊萌負責編寫第6章與第8章; 趙程程負責編寫第7章; 孟翠翠負責編寫第9章及第10章。此外,本書能夠再版,離不開湯世強、黃新祥等老師在前版中付出的努力,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論著和文獻資料,作者已經盡可能詳細地在參考文獻中列出,在此對這些專家、學者們表示深深的謝意。也有可能引用了一些資料而由于疏忽沒有指出資料出處,若有這類情況發生,在此表示萬分歉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還存在不少缺點和錯誤,敬請各位專家學者以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