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增長極理論、生態學理論、協同共生理論、創新管理理論及三螺旋與四螺旋理論等為指導,緊緊圍繞區域中心城市創新生態圈這一主線,立足于生態圈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創新環境的基本判斷,分析了區域中心城市創新生態圈的內涵、構成要素、特征與功能;探究了區域中心城市創新生態圈的發展機制、動力機制、集聚機制、輻射機制、共享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協調保障機制;剖析了區域中心城市創新生態圈的驅動因素;構建了區域中心城市創新生態圈驅動因素的灰色關聯度識別模型;實證闡釋了創新生態圈諸要素對創新績效的影響;設計了區域中心城市創新生態圈集聚能力和輻射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基于生態位理論構建了區域中心城市創新生態圈的集聚能力評價模型,以2004—2019年38個典型區域中心城市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基于斷裂點模型和威爾遜模型構建了區域中心城市創新生態圈的輻射能力評價模型,以第一梯隊中的上海市、第二梯隊中的武漢市、第三梯隊中的重慶市和第四梯隊中的徐州市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設計了區域中心城市創新生態圈的戰略框架和優化路徑。
徐君,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導師,江蘇師范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審專家、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徐州市科技管理項目評審專家、《資源開發與市場》編委。先后榮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社科英才、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首席專家、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等稱號。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系統工程、經濟系統分析、城市發展與轉型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主持“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子課題、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省社科基金項目、省軟科學項目等省級課題15項。在《管理世界》《新華文摘》《光明日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SCI、SCI、CSSCI、新華文摘轉載、人大復印資料轉載4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等出版著作4部、教材3部;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三等獎等省級獎1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