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義理、考據、辭章的說法,在中國人的精神創造中,考據三分天下而有其一,代表著傳統學術研究。E考據是數字時代、網絡時代的考據,通過數據庫、互聯網搜索,讓學者有可能跳過積累環節和專業壁壘,直接搜尋到證據線索,極大提高考據效率和準確性,同時為普通人參與考證提供了機會,拓展了學術邊界。
本書作者是知名古代印刷史、古典文獻研究學者,也是近十幾年來引領風氣,借助E考據工具進行文史研究的佼佼者。他的這部新作涉及自清初的傅山至清末民國的袁世凱、嚴復、林紓、梁啟超、廉泉、王國維等人物,均是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挖掘、釋讀和考證來探尋真相、還原歷史,在層層疊疊的海量文獻中做網絡偵探,破歷史疑案,非常精彩。
1、E時代文史考證的入門之書與示范之作,分享E考據的硬核知識與獨家心得,內容精彩。
2、跟隨作者細致的筆觸,在層層疊疊的海量文獻中做網絡偵探,破歷史疑案,有趣好玩。
艾俊川,198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現為《金融時報》編輯、北京印刷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古籍鑒定專業委員會委員。著有《文中象外》(2012)、《且居且讀》(2021)、《中國印刷史新論》(2022)等。
弁言 享受E考據帶來的思維樂趣
傅山書信中隱秘的古代社會刑案細節
乾隆年間的一段跨國戀情
陳寅恪《論再生緣》補證
陳長生筆下的陳端生
鄧廷楨并不存在的三封信
孝伶沈寶珠
兩罍軒往來尺牘中的一個謎
《過云樓書畫記》的學術追求
顧道臺的十萬雪花銀
過云樓的書畫生意
現存《祭黃幾道文》卷并非王世貞舊藏
德齡公主的父親裕庚及其家人考
養壽園紙上考古記
嚴復的版權保衛戰
從林紓致臧蔭松書札看林蔡斗爭前后
《師友緒馀》中的梁啟超與強學會
辜鴻銘教蒙學
齊白石演電影
小萬柳堂紀事
從廉莊到蔣莊再談西湖小萬柳堂始末
小萬柳堂書畫收藏鉤沉
新見王國維書札中的兩項文獻史資料
朱悟園、朱羲胄和朱心佛
周作人批閱過的新詩習作
是誰介紹錢鍾書與盧弼相識?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