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外管理傳媒組織的“中國造·隱形冠軍”系列圖書之一種。本書詳盡記錄了太平洋精鍛30年來由一個瀕臨倒閉的鄉鎮小廠經由艱辛奮斗逐步發展壯大,成為在世界汽車配件市場上有重大影響力的知名企業的的發展歷程,真實反映了中國民族企業自強不息的精神意志。本書共有12章,包括:艱難起步,變革求生,枯木逢春,博采眾長,困境反轉,順勢騰飛,邁向專精特新等章節。結構安排合理,文字準確清晰,數據豐富,尤其是通過記錄企業成長,能讓讀者看到企業家精神、創新和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大作用。
從鄉鎮小廠逆襲為行業龍頭,從夾縫生存突圍到全球領軍。沒有他們的產品,就不算“好汽車”。
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 張 金
接到夏漢關董事長的電話,他很客氣地提出讓我為《邁向工業文明——太平洋精鍛30年成長啟示錄》寫一篇序言,激動和感謝交織在一起,我有一種被信任的幸福,但也有很大的壓力感,彷徨之心不絕,對答應寫序有少許后悔。
閱讀完全部書稿,不由自主地回到了歷史,又一次歷經了“太平洋精鍛”的發展歷程,仔細地欣賞了夏漢關董事長的好學與專注精神,對“太平洋精鍛”不俗的歷史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統化認知。太平洋精鍛30多年的發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小微制造企業成功發展的畫卷,證明了“只要是別國能做的,我們一定能做;別國不能做的,我們經過學習、積累和努力也一定能做”的鐵律,符合改革開放初期提出的“進口引進、消化吸收、自主創新”的希望和要求;詮釋了“改革和開放”是前進的推動力,也是企業成功的重要法寶之一。
太平洋精鍛30多年的發展,難能可貴之處是“與時俱進”,充分學習利用了世界工業革命后形成的工業文化和中華文明的精髓,將工業美和中國文化的美好理念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太平洋精鍛”企業精神或企業文化,從而極大推動了企業的發展。縱觀國內長青的成功中小微企業,大多數都具有這一特質。
決策本身沒有對錯,如何決策、決策的內容以及決策后的執行力,是企業運營中的關鍵,就如書中所說,“太平洋精鍛”的成功是“每一個環節”都沒有出現大問題。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更不容易的是培養決策需要的“理念和思維”。“太平洋精鍛”做到了,它的成功給了我們許多培養“理念和思維”的重要啟示。猶豫不決、患得患失,決策不是基于“樂觀的掙錢”,總是基于“悲觀的省錢”;決策不是基于“物有所值”,而是基于“物美價廉”;許多情況下,決策完成了,機會失去了;“太平洋精鍛”的決策總是堅決而堅定的,總是站在“創造財富”的基點上做出。
“太平洋精鍛”的成功,夏漢關董事長起到了關鍵、決定性作用。夏董事長堅持的文化和理念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太平洋精鍛”企業文化的精髓,已經將一個企業賦予了活的靈魂。書稿中記錄的內容反映出來的事實,已經被夏漢關董事長予以概括總結,這就是“尊重可信賴的競爭對手”“堅持不斷地創新與變革”“拋棄什么都能做的思想,只做專精特”和“重視交流與學習,不斷提升很重要”等。閱讀本書時,稍加注意就會找到很多中小微制造企業發展的文化特征。這也是我寫這篇序的初衷。那么,讀者能從書中得到什么呢?絕對不是照搬,還是要堅持中國一貫提倡的“因地制宜,符合天時地利人和”的方法。做企業,必須培養自己獨特的管理,堅持產品“全要素”的差異化,執行正確的策略,擁有守法守規執行力強的人才隊伍,這也是書中反映出來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內容。
2023年10月于北京
辛國奇,資深財經媒體人,先后在《華商報》《中國企業家》等媒體工作,現任中外管理新媒體總監、內容中心主編。曾對多位知名企業家進行過采訪報道,擅長財經評論、深度案例剖析、人物深度報道等,同時深諳各類財經管理內容的新媒體傳播推廣,曾策劃、組織首屆、第二屆“中國企業自媒體大會”。2020年,為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撰寫《重組之道——中國長城資產十大經典案例》一書,深得業內外好評。并著有《中國造隱形冠軍的9個傳奇》等財經類著作。任慧媛,山東菏澤人,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中外管理傳媒資深記者,曾任職于《中國連鎖》雜志。對多位知名企業家進行過采訪報道,擅長深度案例剖析、人物深度報道等。代表作有《森鷹窗業:甘當“偏執狂”,只為一扇窗》《一位“92派”企業家的“熬冬”術》《泰州“紅五星”:“結硬寨、打呆仗”攻下的的糕點帝國》等。曾參與《森諾科技的故事與哲理》《“中國造隱形冠軍”的9個傳奇》等圖書的著作。
第 1章 “南方談話” 應運而生
003 引子:成為《焦點訪談》的焦點
004 改變命運的生日禮物
006 想當廠長的“學徒工”
009 穿著舊軍裝的大學學生
010 什么都管過的副廠長
012 “合資公司”誕生
017 與眾不同的“高起點”
019 力奪外匯指標:戲劇性的全省唯一
第2章 初涉艱難起步
027 從“震撼”到“顛覆”
030 改變夏漢關的《改變世界的機器》
032 今天拼了命,也一定要去看
034 “早餐課”和“襪子課”
036 “ 不打不相識”: 結緣“你期待”
040 要現金流,還是要“金剛鉆”
042 供給農用車: 從“低端”做起
044 從“閉門羹”到敞開大門:切入微型車市場
050 拿下“神車”夏利:攻入轎車市場
第3章 痛定變革求生
055 “毫無退路”從800萬到1個億
057 孤勇者: 誰說污泥滿身的不算英雄
058 懸崖邊緣,從合資變為獨資
062 至暗時刻: 一切似乎成了“死結”
065 接手“爛攤子”:必須按我的套路來
068 扭轉乾坤的“管理改革二十條”
072 連“皇親國戚”都敢動,還有什么不能改的
074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077 吃干榨凈,變廢為寶
079 十字路口上 ------
082 臨危受命: 夏漢關扛起重擔
第4章 發力枯木逢春
091 選定產品,遠離茍延殘喘的競爭
094 別人做大,我做專
097 永不服輸:26套房產押來啟動資金
100 企業即人,管理即借力
102 “ 認證”軍令狀:年底前必須過關
107 “ 你們太好學了,必須通過”
111 “ 九月大會”:用數據說話
116 夏漢關的斷言:公司將在2000年走出困境
119 面對謠言與拆臺,用誠意留住客戶
122 力排眾議,打造全國“獨一份”
第5章 厚積博采眾長
129 東西方文化完美交融
131 為何它對“太平洋”敞開大門
134 獨特的學習方法論
135 模具加工:十年磨一劍
141 你們不了解中國人的勤奮精神
142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145 大膽擁抱這個世界
147 必不可少的品格領導力
第6章 “入世” 困境反轉
151 奮戰2000年:2001年春節,終于過了一個“肥年”
154 布局2001:盤活研發,補足短板
157 長痛不如短痛
160 對“入世”的獨到判斷: 春天要來了
166 拳頭產品:顯出威力,一騎絕塵
169 苦心經營九年,為何還虧損
172 空中加油:糾正錯誤,扭正航向
175 十年虧損終盈利
第7章 股改當家作“主”
183轉讓,還是收購
186轉讓,還是收購
189股改:打工者變股東
191 飲水思源,永遠緬懷葉先生
第8章 登高一覽眾山小
199去充電,去深造
201一篇畢業論文寫出的“最高綱領”
207“ 破冰”大眾:從冷眼到信賴
210 德國“貴人 ”的相助
213“ 垂直攀登”的精神
214在“空白處”踩下閃光跡
217 將錯就錯,換來深度合作
第9章 上市順勢騰飛
223 沙漠里發現一顆“夜明珠”
225 順利上市的底氣:不投機,守規則
229 甩掉包袱,展翅高飛
第10章 布局探索新能源
239 繞地球一圈,探來新能源風向
242 擴產,不求“萬事俱備”
246 從專利中找到“解題思路”
249 輕量化,又一重頭戲
255 再推“5S”: 向細節要效益
260 威力巨大的“提案改善”
263 “ 提案標兵”的“突圍”,敢給洋設備“動手術”
268 打造學習型組織
272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
275 心無旁騖,終成冠軍
279 蓄力深耕,終得碩果累累
282 八年求索:萬里挑一的“省長質量獎”
285 不知疲倦的機器人
287 成為行業“首席智造專家”
第11章 改進邁向專 精特新
255 再推“5S”: 向細節要效益
260 威力巨大的“提案改善”
263 “ 提案標兵”的“突圍”,敢給洋設備“動手術”
268 打造學習型組織
272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
275 心無旁騖,終成冠軍
279 蓄力深耕,終得碩果累累
82 八年求索:萬里挑一的“省長質量獎”
285 不知疲倦的機器人
287 成為行業“首席智造專家”
第12章 裂變開疆拓土
295 落子天津
298 寧波電控: 第二增長極
299 開辟大西南
304 新冠疫情圍困下的逆勢擴張
307 涉足東南亞
310 新加坡:撬動海外市場的支點
312 墨西哥:跟著獅子去狩獵
317 匈牙利: 由點及面,發力歐洲市場
320 需要“慰藉 ”的人,卻激勵起了別人
325 未來: 不問彼岸,持續遠航
代后序 328 向前奔跑,人生自有前程
向前奔跑,人生自有前程
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夏漢關
人生如行路,欲行千里之外,必先挪動腳步。
春華秋實四十余載,從“懵懂戇直”到企業乘風破浪的“掌舵人”,從十年虧損到精鍛齒輪行業的領跑者,我與太平洋精鍛 彼此如一撇一捺、相互支撐跨過山和大海。
一路走來,也終是明白,再苦再難,只要腳步不停,道路就會不斷延伸。千言萬語,匯成一句:只管向前奔跑,人生自有前程。
人生能有幾回搏!自當保持永不服輸的韌勁,越是艱難,越要向前。
時光回溯至2000年春天,誰也不曾料想到,彼時的外商獨資 企業“太平洋精鍛”,卻已是資不抵債、人心渙散、管理混亂,像一條千瘡百孔的大船,正在滑向沉沒的邊緣。時任企業常務副總、更是共產黨員的我,對自己說:“絕不能服輸!絕不能眼睜睜看著企業破產、職工失業、銀行數千萬元債權蒙受損失!”于是我帶著全廠400多人期盼的目光,拋開一切顧慮和思想包袱,帶領著企業一班人排問題、找原因、定措施,制定實施20條改革舉 措,原材料直接從鋼廠進貨、比質比價、減少中間環節------我們的努力,讓企業在混沌中看見了一絲光亮,也贏得了企業上上下下的一致信任。
那年5月,我被正式任命為總經理,為了打通資金的瓶頸,我說服家人,帶頭以個人房屋做抵押借款,多方籌集了近300萬元流動資金,并反復上門與已經不看好我們的合作客戶溝通洽談、“推銷自己”,用內心的真誠和發展的前景,再次喚起了客戶的認可與信賴。就這樣,我們咬緊牙關闖過了這道大考,讓原本奄奄一息的“太平洋精鍛”逐漸復燃重生。每個人的成長都會有遭逢艱難的時候,但身處山重水復間別放棄,挺過去,就是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人生總有收獲時!自當保持永不懈怠的拼勁,無論何時、都要向前。一時向前或是激情使然,一直向前則是難能可貴。當年企業挺過難關之后,很多人覺得可以喘口氣了,但我明白企業要發展,絕不能沉溺于一點甜頭停滯不前,而應全力開疆拓土。正巧外商前來考察,在我們提供的樣品目錄上畫了一個圈,告訴我們:這就是目前市場上最應優先開發的汽車零部件。信息就是財富,就看誰先搶占市場制高點。在我決定集中技術力量全力組織開發的時候,也有不少人擔心萬一栽下去又是一個大跟頭。我明白,就如同“美麗的玫瑰花帶刺一樣”,只有敢于追求常人不敢追求的目標,才有可能獲得常人無法企及的成就。決心已定、說干就干,那之后,我們加班加點、連續奮戰,一次次設計、一場場試驗、一回回調試,苦心耕耘終是收獲了果實。新產品投放市場后,當年10月便通過省科技廳認定,并很快形成批量生產。幸運總是眷顧一直努力的人。這一年,“太平洋精鍛”實現扭虧為盈,全國各大客戶紛紛前來洽談業務,訂貨量直線上升,企業步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被列為全國汽車齒輪行業生產新星、半 軸齒輪前五強企業。
現在回想,我很慶幸當初在企業復蘇的大好形勢下,我們沒 有因此而滿足。人生亦是如此,應當追求的并非是跑得最快,而 是一直在跑,哪怕每天只是1%的進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會 產生天壤之別。人生沒有最高峰!自當保持永不滿足的熱勁,百尺竿頭,更要向前。
這些年,朝著成為“全球第一”的愿景目標,我們始終守著汽車精鍛齒輪和精密制造專業領域執著用功,過了一山再登一峰、 跨過一溝再越一壑,每一次目標的抵達,都是我們下一次向更高 處的出發。尤其是2006年,我們果斷啟動了上市計劃,并通過5年持續不斷地努力,于2011年8月在深交所順利敲響上市大鐘,不僅成為全市首家A股創業板上市公司,更成為所在行業首家上市公司。這個里程碑的時刻,激動與自豪在我心中盡情奔涌。如今的 “太平洋精鍛”,版圖已由當年姜堰的一個小廠區,擴展至天津、浙江、重慶、上海等地,已成為引領行業發展、代表民族鍛造工業和齒輪工業,與國外同行同臺競爭的領軍企業、示范企業。
時光匆匆而過,企業越來越大,芳華早已遠去,轉眼間人到中年,歲月的風霜爬上額頭、染白雙鬢,身邊也有不少人勸我急流 勇退、頤養天年。但我認為,人生不能僅以年齡去衡量。只要心向遠方,即使歲月流逝,依然能夠壯心不已。我愿像當初進廠的那個少年,聽從自己的心聲,再次背起由勇氣、活力、熱忱、拼搏組成的行囊,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繼續做一朵奔涌不息的前浪。
人生之路漫漫,務須邁開腳步去求索。正如一句歌詞唱到,“夢想,在什么地方?總是那么令人向往,我不顧一切走在路上,就是為了來到你的身旁------”眺望未來,我仍將步履不停,遇見更好的自己!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