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辦學120年,歷史積淀豐厚,校內不但大師云集、大樓林立,更有大樹參天,校園擁有南京市古樹名木六朝松(1500余年)、中國現存最早最大的墨西哥落羽杉(96年)、雞爪槭(123年)。各校區景觀植物亦風格迥異:四牌樓校區懸鈴木大道氣宇軒昂,與大禮堂等民國建筑多次入鏡影視作品;九龍湖校區湖光瀲滟,花香鳥語,被稱為“植物園里的大學”;丁家橋校區小巧別致,紅花檵木林霞光漫天,成就一片灌木生長的傳奇;浦口校區龍柏、側柏虬勁蒼翠,多種幾何形狀的修剪令其泛出意大利式園林風格。
作者在游走國內外20余所知名大學校園與植物園后,對東南大學四個校區的主要開花植物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理。通過近10年的拍攝,從300余種植物中精選百種,突出喬本和灌木類開花植物,將植物與校園建筑、師生故事相融,讓讀者在春花秋葉、夏果冬枝的全季觀察中發現身邊植物的美與新趣。
這本書既可用于了解東南大學的美麗校園,也可作為江南地區開花植物的圖鑒。部分圖片由江蘇省攝影協會會員以專業相機掌鏡,為喜愛植物攝影的人帶來光影借鑒。最佳觀賞期的植物生境影像亦為把握植物多樣性配置提供了實際效果圖,可供景觀、農林等專業的師生參考翻看。
一位從大學時代起便學習、生活、工作在東南大學的作者,在2007年與花結緣后帶來的誠意之作。
十余年間,作者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并注以十足真誠的文字,以散文加配圖的形式與讀者分享自己多年來觀察、學習、拍攝身邊植物的所得、所思、所想。通讀此書,在了解不同植物之余,作者分享的與植物有關的回憶、趣事兒以及自己的經歷,也為閱讀帶來了拓展與樂趣,實屬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
觀花十五載
我從未想過會在花的面前流連十五年之久。2007年之前若是對著一朵花看上15秒,或許都會嫌長,即便赤橙黃綠的它們有著天仙般的美貌。
能讓我們的雙眼去持久觀察的東西并不多,眼睛樂得停留,需要某種契機。2007年5月我站在東南大學醫學院的門口等人,賓客遲遲未至,我就近走向了門前的花園,目光停在一朵石榴花上。那一刻我在帶著雨水的石榴花瓣上感受到了直擊心靈的美麗,觀花之旅就這樣開始了。沒有可直接拍照識別植物的App,門外漢能看的植物科普書也不多,十余年間我邊看邊認、邊拍邊寫,慢慢認識了大約300種開花植物。
2017 年夏天,我在巴克內爾大學小住了一周,繡球、木槿、松果菊開得正盛,還有很多我不曾見過的奇葩,比如鵝耳櫪、芙蓉葵、四照花,即便是我熟悉的繡球,在那里也是不同的品種與色彩。校園沿坡而下茂密的橡樹林、圖書館前冠幅碩大的糖槭、詩人小徑上的野棉花、校長府邸前的天藍繡球、音樂廳外的山荊子……植物不但種類豐富,而且喬灌草比例恰當,或列植或叢生,栽種方式合宜。校園建筑是統一的英式紅房子,每一棟樓周圍都有屬于自己的“樓花”,在外立面的最佳拍照角度,植物所處的位置恰到好處,可謂錦上添花。在按下快門前,你不必猶豫,想著怎樣避開鏡頭里可能出現的垃圾桶、“嚴禁停車”的告示牌、紛亂如麻的電線團,盡管拍就好。徜徉在這片靜謐美麗的校園,我第一次想到了“植物景觀”,并拍下了這所大學及它所在的路易斯堡鎮上的近百種開花植物。
2017年暑假過后,我將整理出來的圖冊拿給校報的幾位編輯看,他們笑問:你可拍過我們東南大學的植物?能不能將我們校園的花草介紹一下?我高興地上了“賊船”,在《東南大學報》第八版開辟的《花開東南》一隅,開始了有趣的“作業”。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我在報紙上共介紹了70余種在東南大學種植的有代表性的開花植物。考慮到三個校區的開花植物分布情況以及報紙發行時最好要正值當期介紹的開花植物的花期,我常常每期會準備三四種備選植物,如此一來,連載結束時便積累下一份東南大學260余種開花植物的記錄。三年的閑暇中,我去了玄武湖、南京中山植物園、藥物園等地,又到了南京的十幾所大學觀察校園植物,從春花到夏果,從秋葉到冬枝,我漸漸對江南鄉土植物、各個大學的特色植物有了初步印象。這段時間的觀察和比較,也讓我對東南大學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四季特色景觀如數家珍。
當我走過東北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臺灣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的校園,欣賞著不同的建筑與園林風格,植物的來歷、樹種的變遷、標牌上的故事,讓我體會到植物也可以是大學校園文化的傳播者,而且是最美的那個。直白的敘述已經無法滿足書寫的需求,我來到了圖書館這個寶藏之地,有關植物、攝影、游記、生態、園林、建筑等方面的書我借閱了300 多本。
在新加坡植物園、斯里蘭卡皇家植物園的游歷讓我對東南亞熱帶植物有了五感接觸,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博物館)外的繡球讓我感嘆中外愛花人對色彩的不同審美需求。花店里的花束充滿了儀式感,大自然中的花則讓人體會到生命的脆弱、有限、期待和抗爭。成長、綻放、枯落,甚至被棄,讓我從視覺的愉悅與心境的舒緩中感到時間的流淌和四季的節奏,那些讓人怦然心動的美好瞬間也是發現自我、發現生命的剎那。
美與時空的交匯擴展了年份的意義。植物就是如此陪伴了我十五年。
李娜 2023 年1月于東南大學丁家橋校區
李娜,畢業于東南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留校任學生輔導員、院系黨委秘書。2007年偶然與花草結緣,從此開始閑暇以植物為主題的觀察、拍攝和隨筆寫作。游走過南京、北京、上海、沈陽、威海、臺北以及英國、美國、新加坡、斯里蘭卡、孟加拉、泰國等地20余所國內外知名大學校園與植物園。手機拍攝300余種開花植物后,對身邊植物的美有所發現和感悟, 于2018—2020年在東南大學校報開設“花開東南”板塊,圖文連載70余期介紹校園開花植物,2020年為東南大學丁家橋校區景觀植物寫文掛牌,2021年與東南大學總務處合作微信版“東南二十四節氣”專題。
一個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卻不曾行醫一日,做了十年輔導員又十年秘書的七級職員;
一個在中小學為完成作文而輾轉反側,如今卻每天堅持寫日記的人;
一個被女兒畫為鴨嘴獸的老媽,但在朋友眼中是善于發現身邊美的“才女”……
只是因為多看了15秒,于是有了與花結緣的十余年,300朵花,70000字。
在鏡頭與寫作間,看看她眼中的春花、筆下的冬草,以及夏果、秋葉,
一個最普通的東南大學行政人員,
一番別樣的東南大學校園植物。
目 錄
蠟梅 02
山茶 04
雪松 06
水杉 08
石楠 10
側柏 12
結香 14
梅 16
桃與碧桃 18
棣棠花 20
玉蘭 22
紫荊 24
櫻花 26
灑金桃葉珊瑚 28
垂柳 30
湖北海棠 32
紫葉李 34
蕓薹 36
紫藤 38
楓楊 40
黑松、日本五針松 42
毛泡桐 44
雞爪槭 46
墨西哥落羽杉 48
紅花檵木 50
錦繡杜鵑 52
繡球莢蒾、莢蒾 54
三角槭 56
棕櫚 58
鳶尾 60
鵝掌楸、雜交鵝掌楸 62
麻櫟 64
苦楝 66
雪柳 68
山梅花 70
樟 72
六朝松 74
羅漢松 76
現代月季 78
小蠟 80
溲疏 82
黃金樹 84
七葉樹 86
夾竹桃 88
金雞菊 90
睡蓮 92
金絲桃 94
石榴 96
繡球 98
合歡 100
蘇鐵 102
女貞 104
厚萼凌霄 106
芭蕉 108
梧桐 110
蓮 112
紫薇 114
復羽葉欒 116
石蒜 118
無患子 120
榔榆 122
桂花 124
何首烏 126
荻 128
構樹 130
烏桕 132
八角金盤 134
二球懸鈴木 136
枇杷 140
銀杏 142
地錦 144
楓香 146
意楊 148
鮮花地毯 150
耕讀園 152
東南大學校園植物簡介 154
四牌樓校區賞花月歷(十二景) 156
九龍湖校區賞花月歷(十二景) 158
丁家橋校區賞花月歷(十二景) 160
那些有關植物的漂亮的書 162
后記 164
致謝 167
石榴
科屬:千屈菜科 石榴屬
光影魔術手
近幾年,女孩子出門大多都化好了妝,照片也可以“化妝”,比如LOMO風格。生活需要儀式感,也需要不斷嘗試。于是一貫崇尚自然主義的我,用上了某圖片處理App拍攝了石榴的落花與果實。果然,在LOMO風格的暗角和高飽和色彩的濾鏡下,地面瑣碎的細節被濾去,石榴花紅艷的色彩和花蕊更加突出。生活中若也用上這樣的濾鏡,是不是也可以魔力大增,更加快樂呢?
四牌樓校區榴園賓館最初因留學生而建,取諧音,當時的校辦主任時巨濤老師建議命名為“榴園”,并在樓下種以石榴。經年而過,如今已是一景,時巨濤老師說每見此灼灼紅花便觸景生情。榴園賓館的石榴是單瓣品種,可以結果,每到9月,碩果累累;南高院樓下為復瓣品種,雖不結果但觀賞價值高,與金絲桃、繡球、龍爪槐相伴,色彩豐富;禮堂北面桃李園的石榴最美,紫藤廊左近,晚櫻林旁,數棵石榴枝干虬曲,姿態充滿古意。5月小滿,收獲在即,枝頭綠萼紅英,神韻耀眼。花漸開,果漸熟,并蒂連枝頓生喜意。雨后水滴凝結,分外靈秀。有學生經過,悄聲議論論文答辯的事,又一屆學生即將畢業,一股離情別緒,一陣依依不舍。他們是揚帆啟航的小舟,要奔向五湖四海,學校是其心靈的港灣,可以隨時停泊。
在南京吃到的石榴多是安徽出產,2018年市場上出現很多新品,既有云南大理、四川大涼山的青皮石榴,更有超大的突尼斯軟籽石榴,酒紅的果料如寶石般剔透。東郊紅樓藝苑里種有少量石榴栽培品種,喚作重瓣紅、百日雪、瑪瑙石榴、黃石榴等,其馥麗之美令人想到牡丹。進入12月,石榴樹葉開始泛黃,馥郁的金與楓葉的紅交織,又是別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