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緊扣新時代黨的文化建設理論創新的重大命題,系統闡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篇章,整體把握中華文明的發展規律與突出特性,深刻揭示“第二個結合”的豐富內涵與重大價值,嘗試探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未來路徑,深入梳理中華民族文化根脈與傳承之道,著重強調增強文明交流互鑒之世界意義,對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新時代文化建設和文化傳承發展,具有較強的學術意義和參考價值。
王學斌,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國史教研室主任,國際儒聯第七屆委員,中共中央黨校“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研究”項目組首席專家,長期關注中國共產黨的文化理論創新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實踐,出版《從文明古國邁向文化強國》《歷史自信與中國道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等著作多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學習時報》《社會科學戰線》《孔子研究》《求索》《河北學刊》等國內重要報刊發表文章300余篇。
第一編 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黨的文化建設創新理論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 003
整體把握“七個著力”的要求 / 02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歷程、層次與實踐 / 027
第二編 萬古長河,亙古亙今——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華文明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厚基礎 / 037
深入理解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 041
整體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 047
江河萬古流: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 / 052
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 / 058
第三編 舊邦新命,輝光日新——全面理解“第二個結合”
于百年歷程中深刻把握成功的“最大法寶” / 065
“第二個結合”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深刻的“化學反應” / 075
“第二個結合”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 / 078
推進黨的理論創新要堅持走好群眾路線 / 083
堅持對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 086
“第二個結合”與“小康”命題的返本開新 / 090
第四編 承新使命,再建文明——著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宏遠規劃 / 099
“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實踐方向 / 104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什么關系? / 110
守護歷史文化根脈,彰顯現代文明光輝 / 116
貢獻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內蒙古力量 / 127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 / 131
第五編 賡續文脈,返本開新——不斷培育中華民族文化根脈
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深入推動“兩創”發展 / 141
中華文明起源與特質的中原樣板 / 145
處未明覓文明 / 152
用文明照亮復興 / 157
講好“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文化遺產故事 / 162
“山水登臨之美,人物邑居之繁” / 166
帶著文化情懷守護長江 / 170
斯文在茲:山東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 / 174
堅守魂根謀結合 傳承經典鑄新篇 / 178
第六編 融匯中外,貫通古今——增進文明交流互鑒
深化良性文明交流互鑒的中國方案 / 185
“全球文明倡議”:筑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柱石 / 189
在更高層次上開展文明對話 / 194
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主張,共履文化遺產保護使命 / 198
趨于深入且亟待深化的世界中國學 / 201
跨語境文明互鑒的新嘗試 / 206
主要參考文獻 /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