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_點評_推薦詞
序言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X 線成像 2
第一節 X 線成像基本原理 2
第二節 X 線檢查技術 3
第三節 X 線的防護 5
第二章 計算機體層成像 6
第一節 CT 成像的基本原理與設備 6
第二節 CT 圖像特點 9
第三節 CT 檢查技術 10
第三章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12
第四章 磁共振成像 13
第一節 MRI 成像基本原理與設備 13
第二節 MRI 圖像特點 15
第三節 MRI 檢查技術 16
第四節 MRI 檢查應注意的問題 17
第五節 MRI 診斷與臨床應用 17
第五章 不同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和圖像的分析與診斷 18
第六章 數字化X 線成像、圖像存檔和傳輸系統、信息放射學 20
第二篇 骨關節 和肌肉系統
第七章 骨髓系統 24
第一節 檢查技術 24
第二節 影像觀察與分析 25
第三節 疾病診斷 32
第八章 關節 48
第一節 檢查技術 48
第二節 影像觀察與分析 49
第三節 疾病診斷 52
第三篇 胸部
第九章 呼吸系統影像診斷 58
第一節 X 線診斷 58
第二節 胸部CT 診斷 80
第三節 MRI 診斷 89
第十章 循環系統 93
第一節 X 線診斷 93
第二節 CT 診斷 103
第三節 MRI 診斷 104
第四節 心血管疾病X 線表現與診斷 106
第十一章 乳腺 112
第一節 檢查技術 112
第二節 正常乳腺影像學表現 113
第三節 常見疾病的診斷 115
第四篇 腹部
第十二章 急腹癥 119
第一節 影像學檢查技術 119
第二節 正常腹部影像學表現 121
第三節 基本病變的影像學表現 122
第四節 常見急腹癥的影像學表現與診斷 124
第十三章 胃腸道 129
第一節 X 線診斷 129
第二節 CT 診斷 138
第十四章 肝、膽、膜、脾 139
第一節 肝 139
第二節 膽 146
第三節 膜腺川 153
第四節 脾 158
第十五章 泌尿系統與腎上腺 161
第一節 X 線診斷、161
第二節 CT 與MRI 診斷 166
第十六章 生殖系統 175
第一節 男性生殖系統 175
第二節 女性生殖系統 177
第十七章 腹膜腔 181
第一節 影像學檢查方法及病變的基本表現 181
第二節 常見疾病的影像學診斷 182
第十八章 腹膜后間隙 184
第一節 X 線檢查 185
第二節 CT 和MRI 檢查 185
第五篇 中樞神經系統與頭、頸部
第十九章 中樞神經系統 188
第一節 X 線診斷 188
第二節 CT 與MRI 193
第二+章 頭頸部 204
第一節 眼 204
第二節 耳 207
第三節 鼻和鼻竇 210
第四節 咽 213
第五節 喉 214
第六節 腮腺 215
第七節 甲狀腺及甲狀旁腺 216
第六篇 超聲診斷學
第二十一章 超聲成像 220
第一節 聲波的物理參數和傳播 220
第二節 超聲波的發生和接受 222
第三節 超聲的偽像 223
第四節 超聲多普勒基本原理 224
第五節 常用超聲儀器 226
第六節 圖像方位和常用醫學術語 226
第二十二章 心臟大血管超聲 228
第二十三章 肝、膽、膜、脾超聲 235
第一節 肝臟 235
第二節 膽道系統 239
第三節 膜腺 243
第四節 脾 245
第二十四章 泌尿系統超聲 248
第一節 腎與輸尿管 248
第二節 膀脫 251
第三節 腎上腺 252
第二十五章 女性生殖系統超聲 254
第一節 子宮、卵巢 254
第二節 正常娃振 258
第三節 病理娃振 259
第二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統超聲 262
第一節 前列腺 262
第二節 睪丸 263
第二十七章 乳腺超聲 265
第二十八章 甲狀腺超聲 267
第二十九章 眼眶超聲 270
第七篇 介入放射學
第三十章 介入放射學基礎知識 274
第三十一章 血管介入技術 279
第一節 經導管藥物灌注術 279
第二節 動脈栓塞術 281
第三節 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 282
第三十二章 非血管介入技術 286
第一節 非血管性腔道擴張成形術 286
第二節 經皮穿刺引流 288
第三節 經皮穿刺減壓、取出與充填術 289
第四節 經皮穿刺活檢 289
參考文獻 291
圖版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