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問題涉及人類生存和發展。我國跨行政區的地理形態分布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區際生態保護與治理的協調與聯動現象。因而,如何平衡不同地區的發展與環境的關系,如何協調不同地區的生態、經濟等利益,是生態補償必須正視的問題。本書在分析區際生態補償模式、區際生態補償標準的基礎上,通過對區際生態補償各方利益博弈進行分析,建立區際生態補償的一般機制,并對不同生態系統的區際生態補償的機制進行了特別分析,最后構建了區際生態補償制度框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項目"區際生態補償機制研究",編號16FGL003,負責人。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和意義1
第二節國內外研究綜述3
第三節主要內容和方法21
第二章區際生態補償的相關理論與實踐26
第一節區際生態補償內涵分析26
第二節區際生態補償的主體與客體33
第三節區際生態補償的原則34
第四節區際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38
第五節區際生態補償實踐48
第三章區際生態補償模式分析63
第一節區際生態補償條塊模式分析63
第二節區際生態補償空間尺度模式分析66
第三節區際生態補償長效發展模式分析69
第四節區際生態補償生態類型模式分析73
第五節區際生態補償生態功能區劃模式分析86
第六節區際生態補償運作模式分析90
第七節區際生態補償支持模式分析104
第四章區際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106
第一節生態補償標準確定的理論分析106
第二節生態補償標準確定的理論方法110
第三節不同生態補償類型補償標準的確定123
第四節區際生態補償標準確定的實施過程154
第五章區際生態補償機制研究160
第一節區際生態補償不同利益主體的關系160
第二節區際不同利益主體的博弈分析161
第三節區際不同利益主體生態補償矛盾分析171
第四節區際生態補償機制的類型分析173
第六章區際生態補償的制度保障227
第一節區際生態治理理念的更新227
第二節區際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構建228
第三節區際生態補償財政制度的構建230
第四節區際生態補償管理體制的構建231
第五節區際生態補償評價體制的構建234
參考文獻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