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從政府走向市場的經濟轉型進程中,逐漸破除了勞動力市場的所有制身份藩籬。1988-2018年全國人力資本在國有與非國有部門間的配置呈現出趨向、偏離、再趨向最優配置的演變特征。隨著勞動力市場的培育、發展與不斷完善,優化人力資本在所有制部門間的配置可增加的經濟總產出高于同期研究與開發支出、可增加的居民消費支出可比同期零售市場交易額、可增加的企業全要素生產率達6%。然而,雖然從整體上看中國勞動力市場上的所有制分割現象逐漸消失,但是在異質性勞動力和不同地區之間,該所有制分割現象依然存在。國有部門承擔了更高的低人力資本的勞動成本,而非國有部門則承擔了更高的高人力資本勞動成本。勞動力部門間配置失衡程度大體上呈現由北向南、由西向東逐漸增加的趨勢。為鞏固已有的改革成果、繼續深化要素市場改革,在做強做優做大國有經濟的同時繼續發展好非國有經濟,本研究提出應建立并規范職業經理人市場,加強勞動關系治理體系建設,深化薪酬制度改革,以及推進各地就業信息互聯。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批準號:18BJY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