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區域范圍內的自然資源碳匯調查及碳匯潛力評價已經開展了一些工作,但缺乏系統的調查數據作為支撐和標準方法。我國研究技術和實踐經驗缺乏,概念的分歧導致研究結果說服力和通用性不足,制約著自然資源碳匯的深入研究與發展,加之實踐中計量和監管的錯誤邊界廣泛存在導致對碳匯的計算誤差較大,缺乏統一的監測方法和標準,無法準確評估自然資源碳匯能力。按照碳匯調查可測量、可報告和可核查的"三可"要求,科學計量與監測全國自然資源碳匯量及其動態變化,形成不同自然資源統一的調查技術指南或標準規范作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書規定了全國自然資源碳匯調查的基本要求、調查方法、樣點布設等內容,指導全國自然資源碳匯綜合調查工作的規范化開展。
先后主持科研項目2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專項、省部級科研及地調項目等1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