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是高寒草甸的主要地形因子之一,在山地的各個坡向之間,雖然相隔只有幾百米遠的距離,但是各坡向之間的微氣候卻變化很大,并且在不同水平上對生物有機體產生影響。由于不同坡向上的自然因素(光、熱、水、土等)的差異,植物的性狀、物種多樣性、功能多樣性、光合生理及群落結構等均會產生相應的變化。本書基于多年的野外實地調查和室內試驗分析,從物種、性狀、功能群、群落及土壤環境因子等多方面闡釋物種多樣性變化、植物群落構建機理、植物化學計量特征等。全書共12章,內容包括坡向梯度植物群落組成、物種多樣性及功能多樣性變化、生態化學計量學特征、植物生理變化、多度格局、植物穩定碳同位素變化、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動物等。本書成果可為甘南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的恢復和重建提供理論依據及實踐指導意義。
西部地區生態建設補償機制、配套政策和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編號:04BJY016),2008.07,甘肅省高等學校社科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