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簡明讀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主要包括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世界的物質統一性;人對物質世界的實踐把握;聯系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基本環節;認識的本質和過程;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創造者;堅持以人為本和促進社會全面發展。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簡明讀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主要包括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世界的物質統一性;人對物質世界的實踐把握;聯系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基本環節;認識的本質和過程;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創造者;堅持以人為本和促進社會全面發展。本書由李曉萍、藍杬主編。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哲學和哲學的基本問題
一、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
三、哲學的基本派別及其歷史形態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時代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
第四節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與方法
一、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
二、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第一節 物質及其存在方式
一、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
二、運動及其基本形式
三、時間和空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
第二節 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
一、意識的起源
二、意識的本質
三、意識的作用
第三節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的內容
二、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的證明
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第三章 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
第一節 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
一、聯系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二、聯系的多樣性與條件性
三、普遍聯系中的系統和系統方法
四、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第二節 物質世界的永恒發展
一、事物的相互聯系構成運動和發展
二、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三、事物發展的規律性
第三節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聯系和發展的科學
一、唯物辯證法同形而上學的對立
二、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方法
第四章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
第一節 對立統一規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二、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二節 質量互變規律
一、事物是質和量的統一
二、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三、質量互變規律的方法論意義
第三節 否定之否定規律
一、辯證的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
三、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方法論意義
第五章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
第一節 原因和結果
一、原因和結果的含義
二、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
三、因果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
四、原因和結果辯證關系的方法論意義
第二節 必然性和偶然性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義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第三節 可能性與現實性
一、可能性和現實性的含義
二、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系
三、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系原理的重要意義
第四節 內容和形式
一、內容和形式的含義
二、內容和形式的辯證關系
三、內容和形式辯證關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第五節 現象和本質
一、現象和本質的含義
二、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
三、現象與本質辯證關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的反映論
一、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堅持了唯物主義反映論,反對了唯心主義先驗論
二、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可知論,反對不可知論
三、堅持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反對直觀被動的反映論
第二節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一、實踐的形式和特點
二、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三、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第三節 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
一、從實踐到認識
二、從認識到實踐
三、認識過程的循環性和無限性
第四節 科學的思維方法
一、辯證思維方法概迷
二、歸納和演繹
三、分析和綜合
四、抽象和具體
五、歷史和邏輯
第五節 真理
一、真理的客觀性
二、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四、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第七章 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第一節 歷史唯物主義使社會歷史觀成為科學
一、馬克思主義以前的歷史觀的根本缺陷
二、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第二節 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一、勞動的發展史是理解全部人類社會發展史的鑰匙
二、社會的物質前提和基礎
三、社會規律的客觀性和人的自覺活動
第三節 兩種歷史觀的對立
一、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二、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對立
三、社會規律的客觀性和人的自覺活動
第八章 社會基本結構和社會發展規律
第一節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一、生產力及其構成
二、生產關系及其構成
三、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
第二節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一、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社會形態
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
三、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第三節 階級和國家
一、階級與階級斗爭
二、國家的起源及其實質
三、社會革命
第九章 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第一節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一、歷史創造者問題中兩種對立的歷史觀
二、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
三、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受社會歷史條件制約
第二節 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一、普通個人及其作用
二、杰出人物及其作用
三、個人與集體
第三節 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一、黨的群眾路線及其內容
二、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重要意義
第十章 社會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
第一節 社會進步
一、社會進步
二、社會進步的表現
三、社會進步的主體內容和實質
四、社會進步是客觀歷史趨勢與人的價值追求的統一
第二節 人的本質和人的價值
一、人的本質
二、人的價值
第三節 共產主義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工
一、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二、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三、堅定共產主義是人類的自由王國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