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人體解剖和生理基礎知識,系統介紹了微生態系統與人體健康的關聯。本書共十一章,分別為人體微生態系統,免疫系統與人體微生態,疫苗與腸道微生態,大腦發育、呼吸系統、口腔、消化系統、皮膚、女性生殖系統等與微生態的關系,并對衰老與腸道微生態也做了討論,同時對微生態制劑做了詳盡的論述。
1983年7月畢業于蘇州醫學院。1983年8月至1990年7月,蘇州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兒內科住院醫師;1990年8月任主治醫師;1997年8月任副主任醫師,消化科科主任;2000年5月至2002年6月援圭亞那醫療隊隊員;2005年任主任醫師。擔任中國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分會兒科學組 副組長;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微生態協作組 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兒科學組 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過敏委員會 委員,第三屆江蘇省醫學會兒科分會消化感染組 顧問;江蘇省中西醫結合會消化委員會委員等職。中國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分會(3-5屆)兒科學組副組?;
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消化學組(14-16屆)委員;
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益生元與健康分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兒科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物藥物過敏性疾病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過敏委員會(第二屆)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醫學會兒科分會消化感染組顧問
目錄
第一章 人體微生態系統 001
第一節 人體微生態系統概述 001
第二節 人體微生態系統的分布和組成 007
第三節 人體微生態系統的生理功能 013
第四節 人體微生態研究的技術方法 015
第五節 微生態研究應用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023
第二章 免疫系統與人體微生態 028
第一節 免疫學概要 028
第二節 固有免疫 029
第三節 適應性免疫 039
第四節 免疫系統與人體微生態研究現狀 056
第三章 疫苗與腸道微生態 065
第一節 疫苗發展史 065
第二節 疫苗的概念、分類及免疫學機制 069
第三節 接種疫苗,預防疾病 080
第四節 疫苗與腸道微生態研究現狀 090
第四章 大腦發育與腸道微生態 097
第一節 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097
第二節 兒童腦發育 103
第三節 腸道微生態與腦發育研究現狀 108
第五章 呼吸道與呼吸微生態 116
第一節 呼吸道解剖、組織和生理特征 116
第二節 呼吸道微生態特征及其生理功能 128
第三節 呼吸道黏膜免疫 134
第六章 口腔與口腔微生態 145
第一節 口腔解剖、組織和生理特征 145
第二節 口腔微生態特征及生理功能 148
第三節 口腔生物膜微生態種群的演替 153
第四節 口腔生物膜微生態及影響因素 156
第七章 消化系統與腸道微生態 161
第一節 消化系統解剖、組織和生理特征 161
第二節 腸道微生態特征及生理功能 192
第三節 腸道黏膜免疫系統與腸道微生態 195
第八章 皮膚與皮膚微生態 211
第一節 皮膚解剖、組織結構特征 211
第二節 皮膚微生態特征與生理功能 226
第三節 腸 -皮膚軸 236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統與生殖微生態 247
第一節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和生理特征 247
第二節 陰道微生態特征、影響因素及生理功能 264
第十章 衰老與腸道微生態 272
第一節 衰老概述 272
第二節 衰老機制的研究 275
第三節 衰老與腸道微生態研究現狀 279
第四節 腸道微生態與老年相關性疾病 283
第十一章 微生態制劑 290
第一節 益生菌 290
第二節 益生元 299
第三節 合生元 303
第四節 后生元 306
第五節 微生態制劑的安全性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