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脈造影雖然為冠脈檢查的金標準,但其無法對血管功能學指標進行檢測,在特殊病變尤其是血管臨界病變的診斷中存在高估或低估病變的可能。此時生理學檢查指標最大血流儲備分數FFR便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而傳統測量手段FFR導絲操作繁瑣同時存在造成血管夾層等并發癥風險。無需侵入冠脈的caFFR在此作為最新的血管功能學診斷手段應運而生,其兼具準確性及安全性,本書重點介紹其原理,操作及其臨床應用。適用于內科醫生、心血管病醫生以及臨床醫學相關住院醫師,規培生、研究生、同時也適用于醫療器械工程師,研究人員等。
在國內外高水平雜志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心血管專著3部,參編10余部,心血管專利發明10余項。近三年以通訊作者在Circulation, J Mol Cell Cardiol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余篇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專項引進人才。心血管專利發明10余項。
現為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冠脈介入學組委員,美國心臟病學院/歐洲心臟學院院士,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心臟結構與代謝專業委員會主委,北京精準醫學會秘書長,中國老年學會心血管精準醫療專委會常委,復雜冠脈病變介入治療渤海論壇、京津冀精準醫學平臺的組織者和發起人,中國整合醫學會天津分會心血管專科主任委員
第一篇 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caFFR)臨床應用
第1章 基于造影的功能學檢測技術的發展
第2章 基于造影的功能學指標-caFFR
2.1、caFFR系統介紹
2.2、caFFR導管室布局
第3章 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測量系統(caFFR)標準操作
3.1、caFFR系統操作流程
3.2、caFFR系統測量造影要求
3.3、caFFR系統具體操作流程
第4章 caFFR測量系統操作細節規范
4.1、病變判斷
4.2、分割幀的選取
4.3、分割路徑終點的設置
4.4、增加路徑標記點
4.5、輪廓線調整
4.6、針對分叉段的處理
4.7、狹窄段
4.8、參考管徑選取原則
4.9、流速計算規則
第5章 caFFR系統臨床適應癥
5.1、穩定型冠心病患者
5.2、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第6章 caFFR測量系統培訓
6.1、對術者培訓要求
6.2、對技師培訓要求
第7章 caFFR臨床研究介紹
第8章 冠脈微循環功能及冠狀動脈造影微循環阻力指數caIMR
8.1、冠脈微循環功能
8.2、冠狀動脈造影微循環阻力指數caIMR
第9章 其他冠脈生理學評估參數
第二篇 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caFFR)臨床應用病例
病例1 caFFR指導前降支臨界病變
病例2 caFFR指導前降支臨界病變
病例3 caFFR指導回旋支臨界病變
病例4 caFFR指導DCB應用于冠狀動脈原位小血管
病例5 caFFR評估多支臨界病變
病例6 caFFR指導串聯病變
病例7 caFFR指導多支遠段血管彌漫病變介入治療
病例8 caFFR指導DCB應用于ISR病變
病例9 caFFR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應用
病例10 caFFR指導分叉病變邊支球囊拘禁后的介入策略
病例11 caFFR評估LM-LAD支架植入術后LCX開口受累功能性意義
病例12 caFFR及IVUS聯合指導下LAD病變
病例13 caFFR在medina分型(0,1,1)分叉病變中的靈活使
病例14 caFFR指導LAD-D真性分叉病變
病例15 caFFR及OCT聯合指導下LAD病變
病例16 鈣化病變經旋磨后采用caFFR評估指導
病例17 caFFR指導STEMI患者完全血運重建治療
病例18 caFFR指導下放棄PCI轉CABG
病例19 caFFR精準評估post-pci治療效果
病例20 caFFR指導前降支狹窄合并肌橋
第三篇 caFFR 66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