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技術已成為近地空間環境監測的關鍵技術之一,并且其應用創新依然呈現出日新月異的態勢。GNSS技術變革了原有的地表和大氣監測方法,并且與大氣科學、水文學和海洋學深度交叉融合,已成為這些學科發展的新動力。已有的GNSS氣象學已不能充分涵蓋GNSS領域的應用創新,亟需對最新進展進行總結、梳理和整合,形成一門全新的學科。在這種背景下,筆者結合自身的科研積累、理論創新和相關領域的最新成果提出了GNSS近地空間環境學的概念,其內涵包括GNSS導航、定位、授時,GNSS氣象學和GNSS反射測量學,研究對象包含了從地表到高層大氣的廣大空間里的諸多要素(如土壤濕度、植被覆蓋、地表形變、雪深、冰厚、水面高程、海浪、潮汐、水汽、電離層電子含量等),研究目的是監測并理解地表及大氣中相關要素的變化,為相關學科的研究提供豐富的觀測數據。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