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金融學(第2版)/21世紀應用型本科金融系列規劃教材》特點: (1)吸取經典精華。《行為金融學(第2版)/21世紀應用型本科金融系列規劃教材》各章均參考數篇金融學經典文獻。經典是永不過時的,甚至會歷久彌新。中國經濟尤其是金融業,在很多方面正是沿著發達國家數年甚至數十年前的道路前行,并且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這些經典文獻在當前中國的適用性會更強。基于上述原因,在介紹各項行為金融學理論時,我們盡可能地保持了相關文獻框架的完整性,同時也強烈推薦讀者深入研讀這些文獻,因為它們真的會讓大家終身受益無窮。 (2)立足中國現實。在多年的授課和講學過程中,我們發現,由于中外歷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國外文獻中的一些實驗在中國可能會出現相反的結果,另外發達國家民眾習以為常的一些事例,中國讀者卻不知所云。因此,在保證正確性的同時,《行為金融學(第2版)/21世紀應用型本科金融系列規劃教材》盡可能地采用中國事例或者是中國讀者易于接受的語言來描述相關理論。特別是,中國金融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這為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提供了天然而又理想的實驗室。《行為金融學(第2版)/21世紀應用型本科金融系列規劃教材》在第3篇的每一章末尾,都單列一節,將該章中各項理論用于分析中國當下金融市場的相關問題。 (3)敘述通俗易懂。我們希望財經類專業的本科生就能夠看懂《行為金融學(第2版)/21世紀應用型本科金融系列規劃教材》,并能夠初步體會到科學研究的精妙和樂趣。在每一章開始,都分別用一個成語典故和現實事例作為引例,使讀者了解本章的主旨。在講述各項理論時,避免高深晦澀,基本上只涉及數學和經濟學入門級的知識。《行為金融學(第2版)/21世紀應用型本科金融系列規劃教材》行文上主要采用課堂式的授課語言,并配以現實尤其是貼近大學生生活的鮮活案例,其中的不少案例也恰是歷屆學生所提供的。 (4)設置開放議題。在科學研究中,利用不同視角、方法和數據,得出的結論往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不可避免地涉及價值判斷,甚至立場本身就決定了結論。因此,《行為金融學(第2版)/21世紀應用型本科金融系列規劃教材》會客觀地列出有差異的觀點,由讀者獨立評判。同時,相對于發達國家,中國金融市場堪稱是日新月異,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會出現新的事物和發生新的問題,在《行為金融學(第2版)/21世紀應用型本科金融系列規劃教材》中盡可能地納入其中有意義的內容,并利用相關理論來探討它們未來的可能走勢。
李剛,復旦大學博士,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投資與保險系主任。曾赴美國波爾州立大學米勒商學院和南加州大學作訪問學者02000年起從事行為金融學尤其是彩票與博彩領域的研究,在《人民日報》、《經濟學(季刊)》和《體育科學》等報刊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期刊14篇、南大CSSCI期刊32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4項。
第1篇 傳統理論
第1章 緒論
學習指南
引例
1.1 金融學
1.2 行為金融學
1.3 本教材介紹
1.4 寫作感想
本章小結
推薦閱讀
第2章 理性人假說
學習指南
引例
2.1 理性人假說簡介
2.2 理性人的決策方式
2.3 理性人與金融市場
2.4 理性人假說的評價
本章小結
推薦閱讀
第3章 有效市場假說
學習指南
引例
3.1 有效市場假說簡介
3.2 有效市場假說的內容
3.3 有效市場假說的驗證
3.4 有效市場假說的評價
本章小結
推薦閱讀
……
第2篇 有限理性
第3篇 市場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