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 凸顯思政元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思政教育等學生思想素質培養貫穿教材之中。例如,結合中國會計發展的光輝歷程,總結中國會計發展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從以誠信為本的基本職業道德準繩出發,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素養教育等。
(2) 確立大會計思維。結合會計學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模式,在章將企業生產經營、資金運動與會計信息三者有機融合,擺脫傳統教材側重會計業務核算的狹隘范疇,有利于初學者構建更為全面的大會計思維,強化業財融合的基本理念。
(3) 重構教材內容體系。改變現行《會計學基礎》教材在手工與信息化之間徘徊不前的局面,大幅度縮減手工會計模式下的會計載體形式和核算程序的教學內容。結合會計職能的重新定位和重心轉移,大篇幅增加會計監督審核和財務報表分析內容,尤其增加對信息化環境下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創新和變革的反思。
(4) 打造立體化數字模式。通過二維碼形式,本教材將案例企業(服裝生產企業) 的實際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展示,從而增強學生對企業生產經營的直觀認知,實現線上和線下、業務和財務的有機融合。
(5) 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本教材不僅根據企業的實務需要,體現國家頒布的會計準則、稅法等法律法規內容,而且實現大學教材與企業培訓教材的協調。
(6) 融入作者教學和研究的思索。本教材由揚州大學幾位具有二三十年教學經驗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教授、副教授編寫,并且在有關章節中融入了作者的探索、思考及研究成果,如會計概念框架等會計理論及會計核算方法、程序等。
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及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在校學生使用,也可供會計工作者、會計教師、經濟管理者等進行自學或培訓使用。
第 一章企業經濟活動與會計信息/1
【學習目標】/1
【引導案例】/1
第 一節企業經濟活動/1
第二節會計信息:會計視角的企業經濟活動/6
【本章鞏固練習題】/12
【本章知識結構圖】/13
第二章會計基礎理論體系/14
【學習目標】/14
【引導案例】/14
第 一節會計的含義/14
第二節會計目標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20
第三節會計對象與會計要素/28
第四節會計核算的基礎和原則/33
【本章鞏固練習題】/35
【本章知識結構圖】/37
第三章會計等式與復式記賬/38
【學習目標】/38
【引導案例】/38
第 一節會計方法/38
第二節會計等式/40
第三節會計科目與賬戶/45
第四節復式記賬/51
【本章鞏固練習題】/59
會計學基礎2
【本章知識結構圖】/64
第四章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65
【學習目標】/65
【引導案例】/65
第 一節企業日常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65
第二節企業期末賬項調整與財務成果的賬務處理/91
【本章鞏固練習題】/105
【本章知識結構圖】/110
第五章會計循環/111
【學習目標】/111
【引導案例】/111
第 一節會計憑證/112
第二節會計賬簿/118
第三節財務報表/124
第四節會計核算程序及其變革/133
【本章鞏固練習題】/139
【本章知識結構圖】/142
第六章主要財務報表解讀與分析/143
【學習目標】/143
【引導案例】/143
第 一節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框架與方法/143
第二節資產負債表的解讀與分析/147
第三節利潤表的解讀與分析/155
【本章鞏固練習題】/160
【本章知識結構圖】/163
第七章會計智能化發展及其趨勢/164
【學習目標】/164
【引導案例】/164
第 一節會計信息化的發展/164
第二節財務共享核算系統/168
第三節智能會計的發展趨勢/172
【本章鞏固練習題】/174
【本章知識結構圖】/174
第八章內部控制與會計職業道德/175
【學習目標】/175
【引導案例】/175
第 一節會計規范體系/175
第二節內部控制/180
3 目 錄
第三節財產清查/183
第四節會計職業道德/189
【本章鞏固練習題】/195
【本章知識結構圖】/196
主要參考文獻/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