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第四版在修訂過程中,以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為核心原則,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茶藝師(2018 年版) 》的基本知識范圍和基本技能要求更新內容,分為茶文化認知、茶葉選擇、品茗用水選擇、茶具選擇、品茗環境、茶藝實踐、名茶認賞7章,內容集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藝術性于一體,對于普及茶文化和茶藝知識、提高茶藝人員的基本素養和職業技能、弘揚中國茶文化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具體來說,本次修訂著重從以下方面展開: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推動文化育人。
中國傳統文化倡導仁、義、禮、智、信的社會道德規范,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尚情懷,厚德載物的寬廣胸襟,以及百折不撓、堅韌不拔、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等精神,而這些素養都能夠在《茶藝》一書中體現。本書在講授茶文化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力求使學生熟悉中國茶文化的歷史和功能,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堅定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在講授茶藝實踐技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以茶道精神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同時,以悟茶道吟茶詩二維碼貫穿全書,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愛國、愛家、愛生活的人文精神,做好茶文化的傳播者。
第二,對接專業教學標準及國家規范,落實書證融通。
本書積極響應1 X 證書制度,從學生未來職業崗位發展的新要求出發,使教材內容與現有專業教學標準相符,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茶藝師(2018 年版) 》和中國茶葉學會團體標準《茶藝職業技能競賽技術規程》相對接,進一步落實書證融通。在茶藝實踐一章,采用茶藝演示視頻和精美分步驟圖片,按照布具、溫具、賞茶、沖泡、分茶、奉茶、收具的順序,清晰呈現了綠茶、黃茶、白茶、紅茶、青茶、黑茶的操作技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第三,聯合行業企業專家,校企雙元開發。
本書由優秀的專業教師及行業企業專家(國家一級茶藝師、國家一級評茶師) 共同修訂,及時更新行業、企業的新技術、新規范、新要求,這既可以滿足高校茶藝和茶文化專業課、公共選修課教育教學以及茶文化、茶藝研究的需要,又能促進茶藝愛好者和茶藝從業人員茶理論水平和茶藝技能的系統提高。
第四,配套信息化資源,豐富教與學。
茶藝不僅包含精湛的技法,即泡好一杯茶,還包括整個飲茶過程中的美學意境,即喝好一杯茶。對于飲茶意境,古人向來非常講究,明月松間,清泉石上,清幽茶寮,在不同環境下飲茶會產生不同的意境。本書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一方面在品茗環境一章為學習者選取品茗佳作聲情吟賞(吟茶詩二維碼),另一方面在茶藝實踐一章通過茶藝演示視頻(賞茶藝二維碼) 將學習者置于志絕塵境,棲神物外的純凈之境,以期讓學習者充分體悟茶禪一味的深遠人文內涵。此外,各章中還穿插了眾多話茶事和悟茶道二維碼,幫助學習者了解茶藝知識,體悟茶道內涵;在每章結束時,以隨堂測二維碼檢驗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從而豐富了教學與學習活動。
本書既可以作為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職業院校旅游大類專業和茶文化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茶藝愛好者的知識讀本。
第1 章 茶文化認知/1
1.1 茶的歷史/3
1.2 中國茶文化簡介/9
1.3 科學飲茶與健康/16
第2章 茶葉選擇/23
2.1 茶葉的基本類型/26
2.2 茶葉的品質鑒別/42
2.3 茶葉的保存/51
第3 章 品茗用水選擇/59
3.1 茗與水/61
3.2 品茗用水的分類/68
3.3 品茗用水的選擇與處理/73
3.4 歷代名泉簡介/75
第4 章 茶具選擇/83
4.1 茶具概述/85
4.2 瓷質茶具/94
4.3 陶質茶具/99
4.4 玻璃茶具/108
4.5 竹木茶具/109
4.6 其他茶具/112
4.7 茶具選配/119
4.8 香具/121
4.9 花器/130
第5 章 品茗環境/139
5.1 品茗環境概述/141
5.2 品茗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148
5.3 品茗場所的設計與經營/156
5.4 茶藝人員職業道德規范與禮儀/162
第6 章 茶藝實踐/173
6.1 茶藝技法/175
6.2 綠茶茶藝/185
6.3 黃茶茶藝/188
6.4 白茶茶藝/190
6.5 紅茶茶藝/192
6.6 青茶茶藝/195
6.7 黑茶茶藝/198
6.8 茶藝表演/201
6.9 民俗茶藝/209
6.10 茶席設計/217
第7 章 名茶認賞/227
7.1 名茶概述/229
7.2 名茶鑒別/230
7.3 國內名茶品賞/233
7.4 國外名茶品賞/253
主要參考文獻/261